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euron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根源

2014.1.03

  常被称之为“垃圾DNA”的反转录转座子DNA片段,有可能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项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的研究中,一个日本的研究小组揭示了LINE-1反转录转座子在精神分裂症大脑中异常的丰富,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改变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一些基因的表达,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反转录转座子是一些可在基因组中自主扩增并四处移动的短DNA序列。一种叫做LINE(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长散在核重复序列)的反转录转座子构成了大部分的真核生物基因组,人们认为它们有可能促成了癌症等一些障碍及疾病。

  已有研究证实相比于成人体内的其他细胞,LINE-1在脑细胞中更为丰富且活性增高。然而,对于LINE-1在精神疾病,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东京大学的Kazuya Iwamoto博士和RIKEN脑研究所的Tadafumi Kato博士领导这一研究小组,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死后大脑中LINE-1拷贝数增多。他们利用小鼠和猕猴精神分裂症模型及iPS细胞,证实在发育过程中暴露于环境风险因子,以及存在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因子,可导致神经元中LINE-1水平增高。作者们采用全基因组分析揭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LINE-1重新插入到了与突触功能或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一些基因中,有可能导致它们的正常功能遭到了破坏。

  作者们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表明了,由环境因素和/或联合一种遗传风险因子触发导致的神经元中LINE-1反转录转座作用增高,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往,人们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现在我们的研究表明环境可以改变基因组,有可能促成这一疾病,”Tadafumi Kato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