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自然出版集团发布里程碑式白皮书《转型中的中国科研》

2015.11.26

  2015年11月25日,中国上海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于今天发布题为《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的白皮书,为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科研“把脉”。这是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份该类报告,其依据的是NPG最近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中所收集到的信息。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正致力于实现一个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更加可持续的知识经济。中国不仅意识到科研在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取得了科研上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白皮书指出,中国科研的平均学术影响力与其产量的增长还不匹配,如以作为学术影响力标尺之一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来衡量,一些学科领域尚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国的科研环境与其经济一样,也处于转折关头,需要克服一些独特的挑战,以提升中国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支持可持续增长。

  良性发展趋势 —— ‘人才回归’

  白皮书首先关注的是中国科研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长期困扰中国的“人才外流”正逐渐转变为“人才回归”。中国吸引、培养和留住科研精英的不断努力,从海外招回了大批科学家。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或博士生也都计划在海外停留一段时间后就回到国内:有85%的人计划五年之内回国。这种“海归”加快归国的趋势,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科研地位的日益提升,以及中国科学家对国家未来不断增强的信心。

  白皮书认为,要让这些科学家有更大的发展并留住他们,就需要实施相关政策和资助计划,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解决其担忧的问题。为了对此有更好的了解,白皮书调查分析了科研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即科研资助、科研实施和科研传播。其主要发现及建议见摘要部分。白皮书在结语中指出,中国科研生态系统各基本组成要素的发展局面十分乐观,但依然有一些障碍困扰着科研人员,不利于建设一种认可和鼓励求精创新的科研文化。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珺对此评论说:“与中国的经济一样,中国科研也处在一个转折点上。白皮书中的一系列建议和解决方案都基于我们第一手的广泛调研,并明确针对科研人员所反映的问题。目的是帮助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成功。我们相信,如果有关方面对此加以完善、细化和实施,中国就不仅有机会成为科研强国,更可以建立一种深厚的创新文化,确立全球科学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科学官安妮特•托马斯(Annette Thomas)说:“中国正在追求科研和创新驱动下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份白皮书及其建议体现了我们对这一进程的承诺,我们将继续帮助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探索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以推动中国对全球科研作出更大的贡献。”

  白皮书以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

  主要发现及建议摘要

  1. 科研资助

  中国科研资助体系正逐步采用更为严格的专家评估的方法,并已取得显著的进步。但受访者仍指出了一些尚可改善的地方。受访者中有超过80%的人指出,中国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此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对于潜在影响和实际价值尚不清晰的研究项目,资助机构敢于承受风险予以资助的力度还不够。“比如纳什的博弈论……当时没人预见到这种纯理论研究有什么商业价值,但它后来被证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一名科研人员说。

  许多受访者还希望资助机构能更多地投资于年轻科学家,为他们提供拨款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的支持。在资助申请流程方面,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效率都已提高。作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资助来源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此功不可没。不过,改善空间仍然存在,尤其是在重大项目的资助方面。此外,许多受访者认为,资金使用上过于严格的规定是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科研产出的一个重要障碍。大约有五分之二的受访者反映,他们20%以上的工作时间要花在与资金申请和评估相关的活动上。

  主要建议:

  Ø 科研资助机构可更多地资助基础研究,以推动有深远影响的创新

  Ø 持续投资于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新想法,有望带来长期收益

  Ø 更多地投资于青年科学家,以提高科研生产力

  Ø 增加科研人员薪酬预算的灵活性有助于改善研究效率

  Ø 更广泛地采用专业的同行评议机制,有助于提高项目拨款效率和透明度

  Ø 在设计和发放重大项目资助时,扩大科研界的参与面可提高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及改善项目的投资回报

  Ø 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障碍,并增加资金使用弹性,有助于科研人员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Ø 简化资金使用的报告、评估和财务审计流程,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

  2. 科研实施

  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开始拥有和管理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项目。不过,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在从事科研的起步阶段没有获得足够指导(mentoring),年轻科研人员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这一问题在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中更为普遍,受访者中有66%的博士、72%的博士后和77%的研究员都表示获得的指导不够。

  除了资助和指导之外,科研人员还需要其他形式的支持,这包括撰写论文和资金申请的培训、数据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的培训等。NPG的调查显示,博士后研究员和实验室技术员的缺乏也是一个挑战。有经验的博士后能让学术带头人(PI)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还可以在指导年轻学生和员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科研合作方面,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中国的科研合作机会正在改善,但他们也指出了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例如对第一作者身份的争夺、繁复的行政流程等。“我们过分强调第一作者和第一责任单位,或者是第一通讯作者。这其实很不合理,明显是一种行政干预,问题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评估制度上的障碍。”一位受访者的话明显反映了这个情况。

  此外,白皮书还调查了学术不端这一全球问题。有五分之二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中国学术不端的严重程度与国外大致相同,但也有差不多比例的人认为中国的情况更严重,有些人则强调目前缺乏成熟的科研道德培训。“例如,我实验室有个学生,他投稿了一篇文章, 然后把相同的图表又用到另外一篇文章里。他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一名科研人员说。

  主要建议:

  Ø 科研机构可减少资深科学家的行政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指导年轻人

  Ø 有必要提升撰写论文和资金申请的培训,以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全球竞争

  Ø 增加数据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的培训,有利于提高科研效率和科研成果的可复制性

  Ø 科研机构应更加重视实验室技术员和博士后研究员这两个岗位,提高短聘科研人员的薪酬,并改革编制体制使之更具灵活性,这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科研人员短缺的问题

  Ø 科研机构宜调整聘用决策,使之重在研究产出,而非过度强调海外经历,把更多有才干的科学家留在中国

  Ø 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可考虑采用更细致的科研评估方式,以减少对第一作者身份的争夺,推动国内科研合作

  Ø 有关部门宜消除不利于正常学术交流的行政障碍,促进国际科研合作

  Ø 采取系统培训等措施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必要时可进行独立调查,对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人员加以惩罚

  3. 科研传播

  科研传播不仅是科学家之间分享科研成果,还包括在科研交流活动中与公众、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尽管中国科研人员意识到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重要性,但只有二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在过去三年实际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

  撰写论文通常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步。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每周要花一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撰写论文,有些人甚至要花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写作论文。这不单是语言上的问题:“像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很早就开始论文写作的训练。这贯穿于他们的本科教育之中, 甚至从更早的小学中学就开始( 强调写作) 。但这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缺乏的。”

  随着中国科研论文数量的日益增长,科研人员也有了更高的目标。87%的受访科研人员表示,他们今后可能降低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但会瞄准水平更高的期刊。不过,能否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一大担忧:“我觉得论文发表过程中对中国作者是有偏见的。大部分的(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都是西方国家的。所以也就不奇怪他们会更信任来自西方某个知名院校或实验室的文章,也会花更多时间去看。而对来自中国某个他们从没听说过的实验室投的文章, 他们肯定会重视度低一些,也更苛刻。”一位PI评论说。

  NPG的调查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对于开放共享数据这一全球趋势热情不高,甚至不甚知晓。

  主要建议:

  Ø 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更多地分享科研数据和成果,将有助于他们参与开放共享数据的全球运动

  Ø 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学论文写作培训,将有助于解决其论文写作和科研传播中所遇到的困难

  Ø 为解决商业化编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业内认证系统,以维护质量标准

  Ø 科研院所和资助机构宜支持和奖励优秀的科学传播活动,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传播,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Ø 建立更加专业、有效的科学媒体传播渠道Ø

  中英文报告全文见附件。

  # # #

  关于《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是基于NPG在2015年完成的第一手调研数据,覆盖了大约1700名中国科学家,他们分属不同的学科,遍及中国各地,其中包括1690份在线调查和32个在北京、上海、南京和西安完成的深度访谈。

  关于自然出版集团

  自然出版集团 (NPG) 是一家以平面和在线形式出版高影响力科学信息的公司,主要出版期刊并提供在线数据库及服务,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

  《自然》创刊于 1869 年,专注于满足科学家的需求,是一本业界领先的国际科学周刊。此外,自然出版集团还出版一系列《自然》研究期刊、《自然综述》期刊,并与全球学术团体等机构合作出版多种知名学术刊物。其网站 nature.com 的月访问量超过800万人次,可提供自然出版集团的各种出版物及服务,如《自然》新闻和评论,以及知名的科研人员招聘栏目Naturejobs。《科学美国人》是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最主要的消费类媒体部门。该刊创立于1845年,是美国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杂志,也是市场领先的科普类权威出版物。

  关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从事科研、教育和专业出版的机构。集团旗下汇聚了一系列备受尊敬和信赖的品牌,以各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书籍出版公司,还出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也是开放研究领域的先行者。集团在全球约有1.3万名员工,遍及50多个国家,年营业额约15亿欧元。施普林格·自然在2015年由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麦克米伦教育、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合并而成。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pringernature.com。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