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造”核磁共振用于临床

2007.10.13

长期依赖进口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设备,如今终于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并应用于临床。华东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开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OPM35I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其核心控制部件“数字谱仪”已产业化。

据了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目前临床医学诊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磁共振成像仪主要向高场强和低场强两极发展。高场强市场主要由国外跨国公司占据;而低场强大都采用进口部件组装,图像质量、成像速度不足,且价格偏高,无法和国外同行竞争。

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目前MRI的装机量已达到每百万人40台左右,而我国现在每百万人不到2台。

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各类科研任务10余项,主要集中在认知神经科学、磁共振成像和医学应用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上。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研发基地,企业为产业化基地,共同推进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产业化。华东师范大学还与上海市肿瘤医院开展强强联合,成功研制出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OPM35I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并取得了市场注册证。该仪器采用了全面系统优化校正解决方案,具有功能齐全的脉冲序列和成像技术。其核心技术,如数字谱仪、梯度线圈、成像应用软件等均为自主研发,尤其MRI核心控制部件“数字谱仪”已产业化,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公司对我国医用MRI谱仪市场的垄断。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