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请问伯胺和酰胺基的问题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请问伯胺和酰胺基的问题
相关检测项目:
吸收峰  苯  己二酸  红外光谱

间苯二甲胺 和 己二酸反应生成 酰胺基胺,可是......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请问伯胺和酰胺基的问题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dongdongqiang (2015-8-18 17:26:26)

    酰胺
    1、σC=O 酰胺的第ⅠⅡⅢ谱带,由于氨基的影响,使得σC=O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1670~1630 cm-1。
    2、σN-H 一般位于3500~3100 cm-1,伯酰胺 游离位于~3520 cm-1和~340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350 cm-1和~3180 cm-1,均呈双峰;仲酰胺  游离位于~344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100 cm-1,均呈单峰;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3、δN-H  酰胺的第Ⅱ谱带,伯酰胺δN-H位于1640~1600 cm-1;仲酰胺1500~1530 cm-1,强度大,非常特征;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4、σC-N 酰胺的第Ⅲ谱带,伯酰胺1420~1400 cm-1,仲酰胺 1300~1260 cm-1,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1、σN-H  游离位于3500~3300 cm-1处,缔合的位于3500~3100 cm-1处。含有氨基的化合物无论是游离的氨基或缔合的氨基,其峰强都比缔合的OH峰弱,且谱带稍尖锐一些,由于氨基形成的氢键没有羟基的氢键强,因此当氨基缔合时,吸收峰的位置的变化不如OH那样显著,引起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一般不大于100cm-1。伯胺 3500~3300 cm-1有两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对称与不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仲胺在此区域只有一个吸收峰,叔胺在此区域内无吸收。
    2、σC-N 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处,芳香胺位于1380~1250 cm-1处。
    3、δN-H  位于1650~1500 cm-1处,伯胺的δN-H吸收强度中等,仲胺的吸收强度较弱。
    4、γN-H  位于900~650 cm-1处,峰形较宽,强度中等(只有伯胺有此吸收峰)。
    可以看下,自己再找下原因。
  • JK.jon (2015-8-18 17:26:40)

    我也做过酰肼,NH2峰确实不明显,建议增大灵敏度试试!
  • 大桃子同学 (2015-8-18 17:27:10)

    QUOTE:

    原帖由 JK.jon 于 2015-8-18 17:26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我也做过酰肼,NH2峰确实不明显,建议增大灵敏度试试!
    酰肼和酰胺一样吗?
  • dior (2015-8-18 17:27:26)


    似乎样品量太多了,峰分的不好。
  • 龟仙人 (2015-8-18 17:27:48)

    是不是建议调整一下波长测试一下?各个不同的波长段做一些对应的实验。
  • 大桃子同学 (2015-8-18 17:28:03)

    实验来不及了,我现在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没有这个伯胺峰。
  • dior (2015-8-18 17:28:24)

    实在不行,就只能做二阶导数光谱,看看3000以上位置到底有几个峰。
  • 大桃子同学 (2015-8-18 17:28:42)

    QUOTE:

    原帖由 dior 于 2015-8-18 17:28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实在不行,就只能做二阶导数光谱,看看3000以上位置到底有几个峰。
    来不及了啊
  • dior (2015-8-18 17:28:57)

    拿原始光谱图做二阶导数处理。
  • dongdongqiang (2015-8-18 17:29:16)

    应该是有峰的,在3000+,我估计这个文献上的图不准,或者就是在做这个样品的时候把己二酸的量放多了,使得羧基的峰掩盖了其他的峰!
  • junhun (2015-8-18 17:29:34)

    是不是这个反应生成了聚合物,伯氨基很少,只有端基所以看不到。
  • yes4 (2015-8-18 17:30:23)

    浓度太大了。
  • 龟仙人 (2015-8-18 17:30:41)

    那个3300左右的宽峰说不定是几个峰叠在一起了,你可以先看二阶导数看这一波段到底有几个峰,然后用peakfit拟合软件将峰分开,看到底有哪几个峰。
  • ero11 (2015-8-18 17:31:01)

    酰胺信号太强了,即使有伯胺信号都给盖了吧,能否稀释一下
    不过有可能即使稀释液还是很难看出来,因为如果聚合完了,只有少量的单体还在体系中,或者端基NH2也不多。这些微弱的NH2信号早就被大量的酰胺给盖了
    如果要是想看是否还有单体,可以用色谱,GPC,或是核磁的方法来看
  • whitesheep (2015-8-18 17:31:19)

    虽然这个帖子已经时间较长,但今天看见它还是有话要说。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这个光谱图做的是个“废图”或者说做法欠佳。在3000以上吸收过强,说明作图的时候使用的样品量太大了,应该减少一倍以上的样品量压片。吸收过强,将导致大强峰掩盖弱峰,这如同高调照片(如明星照),光照很强,掩盖了细节,缺乏了层次。你这个图谱就是这个原因。压片的时候,加入的样品量很重要,让强峰的吸收透光率在3-10,让基线在70以上的透光率就说明KBr的干燥程度还不错,你加入的样品量适中 。
  • 大桃子同学 (2015-8-18 17:31:50)

    实在不行,就只能做二阶导数光谱,看看3000以上位置到底有几个峰。

    ==============================================

    “做二阶导数光谱”还能定性分析吗?峰位置会变化吗??
  • xevin (2015-8-18 17:32:10)

    QUOTE:

    原帖由 大桃子同学 于 2015-8-18 17:3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实在不行,就只能做二阶导数光谱,看看3000以上位置到底有几个峰。

    ==============================================

    “做二阶导数光谱”还能定性分析吗?峰位置会变化吗?? ...
    二阶导数光谱的负峰位置对应原光谱中吸收峰和肩峰的中心位置。可以将不明显的几个峰分辨出来。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求助】请问伯胺和酰胺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