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突出“水气”两大防治主题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山东烟台市突出“水气”两大防治主题
  今年以来,烟台市继续突出水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两大主题,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防治体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市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3.77%,较去年同期提高2.6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改善成效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

  今年,我市确定投资10亿元实施的26项水源地保护工程,目前已完成50%以上,流域内新建污水管网20多公里,改造疏通污水管网130多公里,建成7个垃圾中转站,水源地地表水水质稳定,全部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前三季度,全市纳入水污染物减排年度计划的28个结构调整项目中,已有23个小印染和粉丝生产企业、3个造纸和酿造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如期实现关停,10个企业深度治理项目中有8个建成运行,全市化学需氧量初始削减1.9%。

  针对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建筑、交通扬尘,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三大问题,我市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三方面防治措施:在防治市区扬尘排放上,市环保、住建和城管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对粉煤灰场扬尘污染等重点单位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集中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方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防治工业废气排放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已有海阳龙凤热电、莱州龙泰热电炉外两项脱硫工程通过调试运行,烟台新中萃玻璃包装等5个非电脱硫项目建成运行。今年以来,我市市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3.77%,较去年同期提高2.66个百分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0.07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较去年同期下降5.2%。

  此外,按照《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我市不断提高各项建设指标水平,生态市建设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在国家制定的19项生态市建设指标中,我市已有16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其他部分指标接近标准要求;全市共有51%以上的镇获省以上环境优美乡镇命名,1000多个村庄开展了生态村创建活动。自然保护区建设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4个,其中省级以上18个,占全省总数42%。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山东烟台市突出“水气”两大防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