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快速检测技术

2013.4.07

  ——快速检测技术专场

  2013年4月1~2日,由北京食品学会以及北京食品协会主办,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国内外专家、知名学者近千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分析测试百科网对“快速检测技术”分会进行了跟踪报道。会议由北京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周以秋女士主持。

北京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 周以秋女士

快检会场

IonSense 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rian D.Musselman 博士

  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IonSense 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rian D.Musselman 博士,他向大家讲述了“DART®的艺术:实时直接分析、茶叶快速识别 ”。Musselman博士主要讲述DART®的原理是在大气压条件下,中性或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经放电产生激发态原子,对该激发 态原子进行快速加热和电场加速,使其解析并瞬间离子化待测样品表面的标志性化合物或待测化合物,进行质谱或串联质谱检测,从而实现样品的实时直接分析。随后,他对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比较。一般液质联用可以看到很多杂质离子,现在这个新的技术,没有基质的影响。

  Musselman 博士介绍DART®可用于检测茶叶中的茶多酚,可对一些中药及保健品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用DART®检测商品茶叶色谱通常是10-30分钟以上,从前面样品制备包括萃取整个样品制备,而现在不超过5分钟时间 。DART®将大批量商品的筛查,不只是大批量的抽查。对果汁或蔬菜汁的检测,能够进行快速的检测,更精确质量的差异能看出到底是什么化合物,包括化合物的名称。关于白粉的问题检测,在1分钟内就能够检测出是什么东西。

  同时,Musselman 博士介绍了在匹兹堡会上宣布的一个新产品DART-GSX System,可以进行快速的气体液体固体的分析。

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春伟先生

  来自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伟先生的报告题目为《纳米增强拉曼光谱法在食品、药品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

  拉曼技术是拉曼博士发现的可见光与化学分子的非弹性散射,拉曼技术检测信息达到分子结构水平。拉曼技术实现了材料的光谱分子指纹鉴定:从实验室研究到实地应用的跨域;检测食品药品中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掺假伪劣食品;监测易燃易爆和生物技;筛查重大疾病,通过体液或组织;监测环保污染;工业生产在线监测。

  纳米增强拉曼散射是结合拉曼技术(分子的光谱指纹鉴定)和纳米技术(拉曼信号“放大器”)生成的纳米增强拉曼技术(NERS)拉曼信号可被增强“放大”高达14个数量级可进行单分子检测。就像应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应用纳米技术模块作为“信号放大”,结合拉曼光谱技术,就可以检测到微痕量化学物。快速检测化学物,以几分钟甚至秒钟计,现场筛查食品药品中微痕量有害化学物及杂质。其检测流程为检测流程:样品准备-现场快速检测-分析和辨识(计算机检索搜寻,数据库比对辨识未知化学物-结论并采取行动(合格通过-疑似预警-禁止并报警)。

  刘经理列举了欧普图斯药品保健食品快速检测系统的应用实例:对市售的某降糖类保健品进行检测,发现其纳米增强拉曼光谱谱图与盐酸二甲双胍一致,疑似含有降糖类化学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于冰女士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的于冰女士为大家介绍了“滤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于女士首先介绍了微滤膜的历史:微滤膜分离技术始于19世纪中叶,是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筛网状过滤介质“筛分”作用进行分离的过程。膜过滤的主要作用是从气相或液相物质中去除(截留)胶体,细菌和固体物质,以达到净化、分离和浓缩等目的。Richard Zsigmondy理查德.西格诺里化学家/物理学家于1925年获诺贝尔奖;1918年发明膜过滤器;1922年发明超滤过滤器(cold-ultra-filter),这是赛多利斯分离技术的基础。

  微滤膜的主要技术特点有:膜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过滤速度快、吸附量少、无介质脱落。主要应用领域是:食品饮料、医药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

  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形成的危害历史悠久,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等,可引起伤寒、痢疾、霍乱和腹泻等肠道疾病。食品被细菌污染后不但会引起食物变质,同时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检查食品、水体的细菌总数,特别是检查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来间接判断食品及水体污染状况和环境卫生学质量。粪便污染指示菌一般是指如有该指示细菌存在于水体中,即表示水体曾有过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存在肠道病原微生物,那么该水质在卫生学上是不安全的。使用微滤膜分离技术可以很好的分离样品,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除了滤膜技术,Sartorius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有其他解决方案:1.红外干燥:集红外加热和天平于一体;2.Cubis—全新的电子天平系列。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万宇平总经理

  来自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万宇平总经理给大家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检测装备研究及应用——食品安全检测箱》的相关介绍。

  实现全产业链检测

  1.源头种植业:土壤检测、重金属检测、水分水质分析;养殖业:动畜疫病检测、疫苗检测

  2.生产、加工:种植业:农作物培育过程中、农药残留、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毒素检测;养殖业:兽药残留检测、疫病检测、非法添加物检测

  3.流通:种植业:农药残留、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毒素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理化成分分析;养殖业:兽药残留检测、疫病检测、非法添加物检测

  4.终端消费:种植业:微生物检测、毒素检测;养殖业:微生物检测、烹饪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检测。

  物联网特点

  普适性的数据分析与服务:更深入的智能化——使用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学模型和功能强大的运算系统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整合和分析海量的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和行动。

  异构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从而进行实时监控、风险交流。

  泛在化的传感器及网络:更透彻的感知——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通,便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进行长期规划。

  食品安全检测箱的应用

  按职能分:农业质检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测、地方部门等。

  按应用行业分:畜禽、乳制品、蜂蜜、菠菜、瓜果、茶叶、水产行业等。

  按检测对象分:农药、兽药、毒素、非法添加剂等。

  按经济性质分:连锁型餐饮业、连锁型超市、大型种养殖基地等。

  按企业经营性质分:养殖业、生产加工型企业、运输企业、贸易型企业等。

  食品安全检测箱符合国情的需求——全球关注食品安全。其可对食品样本进行大规模初筛,之后将可疑样本精确定量分析。精确定量分析成为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模式,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该保障模式,本成果的成功开为保障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中安高科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宇教授

  中安高科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宇教授给大家带来了“新型快速智能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

  食品安全检测仪的传统检测方法:设备体积大,设备价格昂贵;检测过程繁琐,检测目标单一;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合大规模快速检测。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通过气体传感器和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模拟生物嗅觉系统,从而实现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和识别功能的新设备——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其核心部件为气体传感器,具有客观、快捷、重复性的优点。

  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可具体应用于冷却肉、发酵肉、注水肉、兽药残留等肉类产品检测:假酒、基酒勾兑等酒类制品辨识;调味品掺假、掺杂、茶叶农药残留、以次充好等质量安全问题中,实现对食品安全领域中危害物质的无接触、快速智能检测,并将技术推广、设备产业化。

  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对比国内传统技术和国外电子鼻的优势:设备小型化,微型化,移动灵活,价格低廉,远远低于国外类似产品。操作简单、快速,使用面广,具有即时学习功能。无需专业人员操作。检测定性而不定量,适合大规模初筛。

  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创新点:1.在国内,首次针对肉类、酒类、调味品类及茶叶类产品的特征性物质,研究、开发并筛选适宜的亲和型聚合物薄膜材料;2.完善并优化了真空电子束色散镀膜技术,开发产业化设备,使其达到薄膜增长速度可控、膜厚可进行实时监控、镀膜均匀度性能优良,成品率达到95%以上;3发展聚合物压电传感系统选择性智能嗅闻图谱计算技术,建立智能化嗅闻压电传感设备的技术规范体系;4.实现亲合型聚合物压电传感系统在国内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首次应用;实现小型、快速、智能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国产化与产业化;5.在推广应用中,得到一套根据不同企业具体特点建立动态模型库的模型库优化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陈爱亮老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陈爱亮老师给大家讲述了“纳米金适配体比色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的相关信息。陈老师的讲座内容如下:

  纳米金适配体比色实验设计:

  1.交联法检测DNA、汞

  2.解交联法检测可卡因、铅、DNA酶

  3.改变电荷法检测β-内酰胺酶。底物水解吸附到纳米金表面(发生凝固)

  4.固定双链保护检测腺苷。原理是在纳米金表面固定腺苷适配体,双链DNA在有盐存在下发生凝聚

  5.单链DNA保护检测赭曲霉毒素A。单链DNA可物理吸附到纳米金上

  6.单链DNA保护检测青霉素、双酚A。肉眼可观察到明显变化,加入靶标变色

  7.电荷/单链DNA-砷

  8.固定-吸附方法比较 检测灵敏度更高

  9.适配体纳米比色法检测SDM

  10.纳米金pH值优化。pH8为最佳pH值

  11.Nacl用量优化

  12.纳米金的合成

  13.检测方法的建立

  最后,陈老师对其研究做了展望:在农兽药违禁添加物生物毒素等小分子高亲和力抗体难以制备的情况下,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识别分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适配体纳米金比色法类似于现在的胶体金试纸条,简单、灵敏、快速,因此非常符合基层检测的需求。目前纳米金与DNA的结合基质还不明确,进一步研究阐明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效率,推广应用。

  更多后续报道请继续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