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康九红教授研究组JBC发现癌细胞转移新机制

2013.8.07

  2013年7月29日,国际生化领域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HDAC10 suppresses cervical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 and 9 expression的研究成果。在这项康九红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吴传跃教授(同济大学讲座教授)共同指导的研究中,硕士研究生宋辰琳等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0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转移,并且探究了HDAC10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宫颈癌的转移与肿瘤的治疗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大于90%的早期的宫颈癌病人能在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但是那些晚期的宫颈癌病人,尤其是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或者远端转移的病人,预后情况要差很多。因此研究如何抑制宫颈癌的转移对于治疗该肿瘤十分重要。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HDAC10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宫颈癌病人的肿瘤组织的分析发现,HDAC10表达量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体外的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HDAC10能够抑制多种人宫颈癌细胞系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HDAC10能够结合到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MMP9的启动子区,下调这两个基因启动子区的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抑制它们的表达,最终起到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建立了肺转移模型和淋巴结转移模型,发现HDAC10在小鼠体内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转移的功能。

  I类和II类HDAC的抑制剂的抗癌作用已经得到很多研究证实,但由于这些广谱抑制剂也会抑制正常细胞中极其重要的HDAC酶,近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转向研究特定HDAC在特定肿瘤中的独特作用和机制。宋辰琳等HDAC10在宫颈癌转移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研究表明,与I类和II类HDAC的抑制剂相比,HDAC10可能是更重要的治疗宫颈癌转移的潜在药物靶点。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以及上海市科委的支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