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母国光院士:LASIK不可能实现“超视觉”

2007.7.12

    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从北京佳汇国际眼科中心了解到,由于不少学生高考结束后迫不急待地去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该院今年6月又迎来了这一手术的高峰期,最多时一天受术者达100多人,目前医院希望尽量把这个数字控制在80以内。
 
同时,据《厦门日报》日前报道,厦门眼科中心在6月11日一天内就做了142个LASIK手术,创下国内医院单日LASIK手术量的最高纪录。该中心不到一周就完成了800多个LASIK手术。
 
不过,LASIK手术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不少人开始重提一个存在已久的疑问:该手术在治疗近视的同时会不会有负效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母国光近日在《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论文《基于眼波前像差的视觉矫正及超视觉的光学研究》。借此机会,记者就此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母国光告诉记者,根据他们课题组多年来基于眼波前像差的视觉矫正及超视觉的这一光学研究成果,LASIK手术不可能实现“超视觉”;同时,该手术虽能矫正一定程度的近视,却对暗视场情况下的视力起副作用。
 
副作用在所难免
 
“我们的文章是一份实验报告。”母国光介绍,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构建了基于Har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技术的眼波前像差测量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对不同状态和不同条件下的人眼进行了波前像差测量。根据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和眼视光学临床的其他测量技术,对视觉矫正和超视觉进行了光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孔径、不同视场、不同物距调焦和瞬态调节下眼波前像差的特点,可见光复光波段对超视觉的局限,以及现行激光角膜手术对波前像差的影响等。
 
在天津眼科医院的合作与支持下,研究人员选择接受双眼 LASIK手术的42名患者的84只眼进行研究。其中20人为男性、22人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22岁,术前的平均屈光不正为- 5.92D(-2.75D~-10.5D之间)。所有数据均在患者接受LASIK手术后1~4个月获得。所有患者健康状况良好,并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和波前像差检查。
 
研究人员把实验对象分成4组作像差测量:一组做完手术感觉很好,矫正了近视或远视;第二组做完手术后眼睛不舒服,晚上眩晕;第三组手术后看东西有重影;第四组手术后感觉眼睛模糊,眼前仿佛有雾。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4组中的哪一组,当瞳孔变大时,也就是到晚上时,其高阶像差都显著超过允限,这说明眼睛变坏了。”母国光说,LASIK能矫正一定程度的近视和远视,但是该技术本身带来的负面作用很大,它使高阶像差明显增加,对暗视场情况下的视力会起负面作用。这是因为这一技术的实质是要根据被矫正者眼的不同情况,用激光在最大厚度只有0.5毫米左右的角膜上切削或磨镶出精度符合光学要求的一定形状的薄片,实现矫正眼的聚焦。暂且不论切削后未来角膜安全与否,而只就手术技术精度的要求,从技术实现来看也不是很有保障。手术后高阶像差明显变大乃是意料中。
 
产生超视觉无能为力
 
接受LASIK手术的人,大部分是为了治疗近视、不戴眼睛,但也有人因为特殊的职业需要,如宇航员、运动员等,为了让本来正常的视力达到更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超视力,而选择做LASIK。为了研究LASIK究竟能否让人实现超视觉,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结果不尽如人意。”母国光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人眼的波前像差是一个动态、多元的像差的综合,如同一般的变焦光学系统一样,人眼波前像差受孔径、视场、物距调焦、波长的影响,同时眼波前像差又具有动态的特性,需找到最优化的切削数据,才能从激光手术中获得趋于超视觉的效果。因此,从理论上看,要实现趋近超视觉并非不可能,但从眼波前像差的实际测验结果及矫正像差对光学系统结构的要求来看,为矫正或补偿个性化的人眼波前像差,所需的角膜形状十分复杂,它实质上提出了角膜表面应具有动态自由面型的问题。由此可见,LASIK对超视觉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北京佳汇国际眼科中心的医生同样告诉记者,LASIK手术只能治疗屈光不正的患者,视力正常的人不可能通过这种手术把正常的眼睛变得更好,这是眼睛自身的视功能决定的,而视功能是天生的,是没有办法人为改变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