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从16日起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近期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PM2.5等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这将有望改变公众对空气环境感受与官方监测结果背离的局面,使得PM2.5发布有据可依。

  PM2.5污染频繁发生

  今年入秋以来,北京等城市接连出现灰霾天气,让“PM2.5”这个专有名词迅速“走红”。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其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灰霾现象频繁发生,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空气质量管理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与现行标准相比,实现了三个方面突破:调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包括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收紧PM10和NO2浓度限值等;提高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