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特殊小肽突变导致罕见遗传脱发

2009.1.09

1月4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张学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现表明,一种以前未知的由HR基因引导序列编码的小肽,其突变可降低小肽的功能进而引起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脱发。作者认为,这一小肽为研发治疗人类某些类型脱发的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国外研究者在十年前已证明HR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无毛症(一种罕见的脱发形式)的原因。先天性无毛症的患儿,一岁之内毛发就完全脱落且不会再生。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简称为MUHH,是一种与先天性无毛症有关但病程不同的脱发形式。先天性无毛症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MUHH则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UHH已经被定位到含有HR基因的一个较小的染色体区域,但还一直没在MUHH患者中发现该基因的突变。
 
张学教授领导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现,直接比邻HR基因编码区的引导序列(又称5’非翻译区,即5’UTR)编码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命名为U2HR),在来自不同国家的19个MUHH家系中存在影响U2HR功能的突变。有趣的是,张学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示,U2HR的功能是抑制HR基因自身的蛋白质合成过程,U2HR的致病突变却是引起HR蛋白量的增加。因此,HR蛋白水平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阻止毛发脱落。
 
在U2HR发现MUHH致病突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揭示遗传性脱发的一种新机制,同时也证明基因非翻译区同样也可以是致病突变发生的主要部位。
 
研究小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及皮肤科医生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包括中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瑞士、意大利、美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共十个国家的相关课题组,在张学教授、何春涤教授和英国Irwin McLean教授的领导和协调下完成。研究经费资助的主要来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邸利会)
 
(《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doi:10.1038/ng.276,Chun-Di He,Xue Zhang)
 

更多阅读(英文) 
 
《自然—遗传学》发表论文摘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