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胜利召开

2011.9.01

8585_201109011802048.jpg

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庞国芳院士

  来自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庞国芳院士作的报告题为《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庞院士讲到,科学仪器是促进技术革命经济繁荣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从高端前沿看,科学仪器仪表是探索自然奥秘,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从现实国计民生发展看,科学仪器行业已显示出四大作用即:科学仪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看,仪器仪表将起到的作用任重道远。

  接下来庞院士向大家汇报了“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庞院士分3个方面展开演讲。1)世界农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概况;2)我国农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突飞猛进;3)未来10年残留分析研究方兴未艾;4)中国学者在未来10年会有更大贡献。

  世界农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概况

  在全世界范围内,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是非常热门的研究。全球15个SCI杂志近20年(1991-2010年)收录了3505篇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论文。这3505篇论文来源于世界5大洲72个国家和地区。1999-2000前10年共计1537篇,后10年2041篇,彰显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的一致关注。前10年,论文数量排前3位的分别为美国、西班牙和英国,中国位居第13位,排在印度之后。在1991-2010二十年发表论文数量总排序中,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3505篇论文涉及样品净化技术89种,其中前十年排前3位的有SPE、LLE、SFE,后十年排前3位的为SPE、LLE、MSPD。这20年中SPE净化技术独占样品净化技术鳌头,促进了全世界净化材料产业的发展。前10年排前3位的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和英国、中国位居第13为;后10年前3位的分别是西班牙、中国和美国,中国由前10年的第13位,跃升到第2位。

  3505篇论文中涉及检测技术204种,通过数据对比,庞院士指出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是LC-MS/MS,由前10年的第9位上升到后10年的第一位。后十年新产生的技术是TOF-MS,地位下降最快的技术LC-UV,由前10年的第一位,下降到后10年的第6位。其中质谱检测技术在前10年发表的质谱检测技术论文是339篇,后10年是1018篇,后10年是前10年的3倍。

  国内外检测技术种类进展对比,前10年排前3位的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中国位居第11位,后10年排前3位的分别是西班牙、中国和美国,中国由10年前的第11位跃升到第2位。

  总体上看,制样技术中20年独占鳌头的热点技术是SPE,发展较快的技术是MSPD,新涌现的技术数QuEchERS;检测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是LC-MS/MS、GC-MS/MS,高度关注的技术是Sensor,后10年新产生的技术是TOF-MS,新技术发展超过了传统技术(GC-MS取代LC-UV成为第一位的技术)。

  对比国内外SCI论文影响力,论文总量和综合因子评价排前三位的国家都为西班牙、美国和中国,而论文引用次数分别是西班牙第一、美国第二和中国第六位。

  我国农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突飞猛进

  1991-2010年中国学者发表324篇论文,其中前10年发表论文23篇,后10年为301篇,后十年是前十年的13倍。324篇论文贡献者主要分布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国CIQ、中国CDC和相关科研单位。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创新成果之一,对于十大系列食用农产品20项国家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可检测果蔬、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动物组织、鱼虾、牛奶奶粉、蜂蜜和果汁果酒中1015种农药残留,多组分残留同时检测的品种居国际领先地位。自1994年以来,我国已有两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通过国际AOAC协同研究,被采纳为国际AOAC标准被世界各国采用。

  未来10年农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方兴未艾

  世界各国均把食品安全列在战略地位,将决定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仍是世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论文数量经20年努力已进入国际领先地位,为今后10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最近10年的论文总量、样品制备技术、检测技术三方面的惊人进展显示出创新的活力拉动力十分巨大,显示出我国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

8585_201109011802049.jpg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魏复盛院士

  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魏复盛院士带来的报告题目为《高度关注的化学污染物》。

  目前全球注册化学品已超过700万种,每年还以1000多种的速度在持续增加,我国市场使用的化学品约10万种,大量使用1万多种。包括医药、农药、兽药、化肥、塑料、人造纤维、家居材料、日用化工、食品添加剂等。这些化学品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和废弃、排放等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

  污染物包括几类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激素类污染物、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安全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二次污染物包括光化学烟雾、氧化剂、饮水消毒副产物等。

  其中POPs污染物是一个研究热点,它包括8种杀虫剂:DDT、氯丹、七氯、灭蚁灵、毒杀酚、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2种化工产品:六氯苯、PCBs(涉及209个同系物)、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2009年新增的9种POPs:三种杀虫剂副产品:α-BHC,β-BHC,γ-BHC、三种阻燃剂:六溴联苯醚+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五溴联苯醚、六溴联苯、十氯酮、五氯苯、PFOS类物质(全氟辛磺酸、全氟辛磺酸盐、全氟辛磺酸氟)。将进行国际谈判、拟增加的化合物:Hg、硫丹、五氯酚(钠)、开蓬、阿特拉津、双酚A、壬基酚、多环芳烃、毒死蜱、三丁基锡、酞酸酯类。POPs中二噁英二噁英毒性大,要防要治,但每个人每天都有暴露,从食物、空气、饮料中摄入,在允许暴露剂量以下是安全的。在允许暴露剂量以下是安全的。垃圾焚烧只占排放总量的7.99%,可以采取措施减排如尾气净化(活性炭吸附)烟气冷却时喷石灰乳,阻止二噁英生成,达标排放。

  魏院士接下来分别讲解了环境激素、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最后作了简短总结,指出化学品或污染物风险评价考虑因素有:生产量(含进口量)、使用方式、水中溶解度、挥发度、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生殖毒性、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环境中持久性、在环境介质中检出率等。以上因素是化学品或污染物风险评价与优先管理的主要依据。

8585_201109011802041.jpg

清华大学 范维澄院士

  来自清华大学的范维澄院士带来的报告题为《公共安全科技点滴》。范院士首先简单介绍了应急平台体系的大系统集成以及城市发展全周期的公共安全情况。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公共安全物联网及城市运行体征监测的意义。

  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个领域,还包含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场所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公共安全以其多领域、多主体、多目标、多特征等特点成为物联网延伸和应用的最佳舞台。通过物联网,可有助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监控等的应急管理。可对信息进行采集获取、汇聚融合,并对特征信息分析,为预警研判提供支持。

  在现代城市中,供水、电力、供气、交通与通讯系统一般以网络方式构成且在空间上覆盖一个很大的区域范围。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节点或边发生故障会通过节点之间的耦合关系引起其他节点发生故障,这样就会产生连锁效应,最终导致一部分节点甚至整个网络的崩溃。生命线系统的安全保障依靠预防、预警和控制,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快速、准确的监测是关键。

  最后范院士总结说到,加强公共安全是国家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需求,是政府、部门、企业与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提升公共安全和应急关键环节的保障能力需要依靠科技、其中科学仪器在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救援处置、决策指挥和个体防护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大有可为。

8585_201109011802047.jpg

石油化工研究院 陆婉珍院士

  来自石油化工研究院的陆婉珍院士为大家带来的报告题为《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QA)和质量保证(QC)是制造商为了保证商品的信誉及市场占有率必须要做到的,对社会来讲,为了服务民生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考虑企业形象的企业尚未普及。质量控制(QA)和质量保证(QC)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环境息息相关。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大量的内容是针对上述物质进行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是用已有的标准方法来测试即将流通的商品是否合格,属于在线分析。质量保证是指当质量控制合格的商品仍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时,必须寻找更详细的测试的测试方法,以保证为市场所接受,该过程的分析,仪器及方法都较复杂。

  用于质量控制的科学仪器,在标准方法中一般尽量考虑成本低易操作的仪器,指定仪器的性能,一般不指定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及时反馈信息,目前大量使用在线分析方法就是近红外光谱法,该方法在制药领域应用尤其重要。

  用于质量保证的仪器,可以用较复杂的仪器。因为各种仪器对物质测量的原理不同,所得到的信息也各异,如何尽快找到最便捷的方法常常是教授们要求分析化学学子们必须学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最后陆院士针对组织QC、QA工作,使政府更好服务民生提出两点建议即1)政府需制定法规、法律;2)政府支持专门从事QC、QA的企业发展壮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