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

2012.7.31

    7月30日,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对外发布。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解读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既不必对产业景气度的小幅回落过度紧张,更不必对GDP增速“破八”感到恐慌,而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问题,把经济下行压力切实转化为调结构的动力。

    记者:您怎么看二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的总体走势?

    姚景源:从监测结果看,二季度工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都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相对比较缓和,与3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景气下滑态势截然不同。而且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景气度缓中趋稳的迹象进一步明显。对11个产业的监测结果也表明,当前产业景气下滑的总体趋势是缓和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探底回升,结构也会趋于优化。

    记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速为7.6%,这是时隔3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对GDP增速“破八”感到担忧,您怎么看?

    姚景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当前,GDP7.6%和7.8%的增速仍然高于预期目标。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GDP增速回落到8%以下的时候,社会上就大肆渲染“破八”甚至表现出了恐慌。

    事实上,年初提出7.5%的经济增长目标,目的在于明确地提出经济转型的信号。最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也在积极引导大家将努力的目标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转移到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于现在的放缓,有些人仍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之所以感到担忧和恐慌,一方面表明他们仍然过度关注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习惯传统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当前的经济增速下行,除了受外部因素困扰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过去长时间累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问题与增长方式问题造成的,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横向来比较,我国GDP增速7.8%的水平其实并不低。今年上半年,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印度和巴西等GDP增速都在放缓。美国的GDP增速1.5%,欧洲则是负增长,而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5.6%,俄罗斯4.9%,巴西为1.2%,中国7.8%的增速在整个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领先状态。

    此外,我国经济目前虽然处于下滑状态,但风险是可控的,而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十分充足。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为GDP增速的回落就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

    记者: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正确解读GDP增速的放缓?

    姚景源:我们不必过分关注7.8%的增速,但必须更加关注我国经济的下行趋势和压力,特别是要弄清楚经济下行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找到应对方案。

    从国际因素看,当前GDP增速的下行,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疲软,我国出口受阻。我注意到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而去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8%,可见出口下滑趋势之快显而易见。这也说明,尽管我国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起就提出要扩大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在改变出口依赖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宏观经济对出口依存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依靠信贷增加和依赖货币扩张,这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粗放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投资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也就不足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从工业投资看,不少企业家热衷于把货币投向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投资下行,导致工业投资出现下滑;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

    我现在最担忧的并不是经济增速“破八”,甚至也不担心经济增速继续下行,而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变。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速要回到8%以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从长远看就容易出大问题。因此,当前我们最为需要的是,把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作为宏观经济凤凰涅槃的机遇,把经济下行压力作为调结构的动力。

    记者:当前,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稳增长的着力点?

    姚景源:当前,我们需要更加坚决地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利时机,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要转方式、调结构,但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关键的原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各产业企业似乎都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即便是循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也能赚到钱。因此,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和动力都不够充足。

    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疲软、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景气出现回落,各个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产业盈利水平下滑。比如,钢铁业今年以来出现了全行业亏损,服装业赚钱越来越难,煤炭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也在降低,等等。这种局面将倒逼各个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努力做到“稳增长”。需要指出的是,“稳增长”完全不同于“保增长”,保增长完全可以靠猛药,通过一时的政策刺激实现经济拉动,但稳增长主要靠内功。我国在稳增长方面仍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应把着力点放在惠民生上。当前,我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仍然有待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仍较为突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使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和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