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复旦大学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发现

2013.5.10
 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肝癌患者体内存在循环干细胞样EpCAM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细胞,可作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关研究论文于5月4日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樊嘉(Jia Fan)教授和周俭(Jian Zhou)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擅长肝脏肿瘤外科诊疗及肝脏移植,近年来在国际及国内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后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肝切除或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发表论文200余篇,SCI引用60余篇。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极高。其高发于东南亚、非洲、南欧等地区,我国也是高发区之一。肝癌作为我国第二大的癌症死亡原因,已成为威 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目前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仍为肝移植或手术切除。然而80%的HCC患者确诊时已为病变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即使是根治性切 除后5年复发率仍达到54.1%-61.5%。而化放疗和局部治疗后的转移复发率更高。如何预防肿瘤转移复发已成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寻找 肝癌分子靶向治疗靶点和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肿瘤转移倾向、判断肿瘤预后已成为探索预防和治疗肝癌中的热点问题。

  EpCAM是一种在人类许多上皮组织、肿瘤组织和干细胞中均有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它表达在几乎所有的腺癌、某一些鳞癌、视网膜细胞瘤和肝癌中。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CAM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标志,也是肝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在当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EpCAM+循环肿瘤细胞(CTCs)分析鉴定,并进一步确定了它们 的干细胞样特征以及预后价值。研究人员分别在手术前及术后一个月对来自123名肝癌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66.67%的患者存在有循环肿瘤 细胞,7.5mL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CTC7.5)为1-34。有51名患者手术前CTC7.5≥2,相比于CTC7.5 of <2的患者他们更早出现肿瘤复发。

  研究表明手术前CTC7.5 of ≥2是肿瘤复发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对于甲胎蛋白(AFP)水平≤400 ng/mL或低复发风险亚群这一指标同样具有预后意义。研究人员观察到手术后1个月,患者的CTC阳性率和CTC7.5值显著下降。而CTC7.5 持续性<2的患者相比CTC7.5 持续性≥2的患者,前者复发率显著较低。EpCAM+ CTCs特征分析表明,它们显示癌干细胞生物标记CD13和ABCG2,具有上皮间质转换,Wnt信号通路激活,高致瘤潜力和低凋亡倾向等特征。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EpCAM+ CTCs具有干细胞样表型,而手术前CTC7.5 of ≥2可作为手术后肝癌患者肿瘤复发的一个新预测指标,其尤其适用于AFP水平≤400 ng/mL或低复发风险亚群。新研究表明EpCAM+ CTCs或可作为健康治疗反应的一个实时监控参数,并有可能是肝癌复发一个有潜力的治疗靶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