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界积极投入玉树灾区抗震救灾

2010.4.21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科技战线紧急部署,迅速行动,积极投入科技救灾。在全国哀悼日之际,我们择要报道科技界为抗震救灾作出的努力,以告慰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编者


科技部

  为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拿出100万元抗震救灾专项经费,支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与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系统平台,该平台由青海省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负责调试和安装。

  远程诊疗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在救灾阶段为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远程诊疗服务,同时还可在灾后的重建阶段发挥长效作用。


国土资源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以来,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及时获取影像数据,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详实依据。当前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震区遥感数据解译力度,扩大解译范围和深度,重点解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信息,为临时安置点和后期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对震区开展定期监测,每隔15日收集遥感数据制作震区卫星遥感数据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严密监控震区地质环境变化,尤其做好融冻期和汛期前的监测和分析工作,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发生。

环境保护部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环境保护部决定紧急采购一批应急监测物资支援灾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连夜组织采购发货。这批物资包括灾区急需的便携式气相色谱、生物毒性测定仪、水质监测仪及帐篷等保障设备,总价值580余万元,首批物资已于4月18日晚10点运抵青海。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当前,要把确保灾区环境安全摆上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各项环境应急工作;要突出抓好人畜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和次生环境灾害的防范工作;要整合全系统应急监测、环境监察力量,急灾区之所需,全力支持灾区环境应急工作。


卫生部

  4月20日发出通知,为确保玉树县地震伤员得到早期、规范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伤员整体治疗效果,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决定派出康复专家组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和甘肃省接收地震伤员的医院开展康复指导工作。通知中表示,专家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指导各接收省开展地震伤员早期康复工作,协助当地康复专家制定伤员康复治疗计划和工作方案;对疑难、复杂或重症伤员的康复治疗进行会诊,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培训当地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医务人员。


中国科学院

  4月19日向全体院士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院士积极投身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围绕灾情评估、余震监测、次生灾害处置等工作建言献策,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在倡议书中,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号召全体院士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抗震救灾的号召,发挥院士群体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国家组织领导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围绕灾情评估、余震监测、伤员救治、灾区防疫、次生灾害处置、基础设施修复、灾后恢复重建等,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及时提出具有指导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始终密切关注灾情,积极参与所在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组织的募捐活动,力所能及地奉献爱心,与灾区人民携手同心,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国家测绘局

  4月19日上午,国家测绘局航摄组的无人机顺利完成在玉树地震灾区的航拍任务,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使用无人机获取航摄数据取得成功。

  据了解,为迅速、快捷地向灾区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产品,服务灾区重建,国家测绘局紧急调集5架无人机实施灾区1:1000的航拍任务,在青海省国土厅、青海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4月19日11时顺利完成了地震灾区结古镇的航摄数据采集工作,获得了0.1米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中国地震局

  4月20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四川省地震局雅安工程测量院共同组队,在玉树地震现场开展跨断层GPS观测。跨断层GPS观测将监测震后断层蠕滑过程,为判断未来地震发展趋势和下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目前,GPS应急观测小组已经成立并完成室内布点工作,计划在玉树地震现场跨断层布设一个GPS剖面,长度约300公里。该剖面由1个固定站和14个流动站构成。固定站为已建设完成的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玉树GPS基准站。14个流动站中,除利用陆态网络已建成的7个区域站,还将新建8个简易GPS观测。跨断层GPS观测计划观测5期,持续观测到2010年12月。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已派出4批专家赴青海,参与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中的水质监测等工作并将负责水利方面的灾后重建规划编制。目前,长江委已派出4批34名专家及工作人员在青海参加玉树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