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氯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二)
关键词:粒标准物质  农药标准物质  环境化学分析  中检所标准品
4.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
A.一般样品
a.于灰化法:称取样品5 g,置于铂坩埚中,用20 mL碳酸钠溶液(50 g·mL -1)润湿。有些样品,尤其是碳水化合杨含量较高的样品,需先做预备实验,以确定样品中的氯被保留的程度。然后,蒸干、炭化,在≤500℃的温度下充分灼烧。用热水提取、过滤、洗涤,滤液及洗液均收集于100 mL容量瓶中。
残渣转入铂坩埚中,再灼烧。以硝酸(1+4)溶液溶解灰分,过滤、充分洗涤,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注意:样品按上述方法处理,仍会有一部分氯挥发散失,甚至在碳化阶段也可能会使氯损失。所以,在允许的情况下,样品可直接用水提取。如蔬菜类及其罐头制品,可按“总酸度的测定”方法准备滤液。
b.湿法消化:准确称取样品5 g,置于凯氏烧瓶中。加浓硝酸20 mL,加热消化至溶液澄清透明,冷却后用硝酸(1+9)定容至100 mL,静置,上层清液备用。
B.酱油类样品:准确吸取5 mL样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
②样品测定:准确吸取适量样品(酱油稀释液取2 mL),置于烧杯中,加水至100 mL。若试液为酸性,则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加入铬酸钾指示剂1 mL,混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橘红色即为终点(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以避免氯离子被氯化银沉淀吸附)。
    量取100 mL蒸馏水,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氯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