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徐冠华: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014.12.29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惟有创新才有转型。”近日,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自然生成。从政府层面看,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动经济改革和科技改革的结合与互动,才能有效调动和集成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形成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科技与经济结合体制

  “我担任科技部部长多年,最关注的就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徐冠华表示,“我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需要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那么,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规律是什么?

  徐冠华表示:“国内外的成功实践证明,市场机制作为经济与社会系统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科技与经济活动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多元化需求只有通过市场、通过市场竞争的选择才能统一起来。”

  徐冠华认为,要做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步伐,国家必须抓紧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科技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紧密结合。企业的创新,不仅包括研究开发的技术创新,也包括产品的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系列环节。单纯的技术创新不能解决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因此,孤立的科技改革和孤立的经济改革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必须大力推动科技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紧密结合,全面落实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一致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

  二是大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科技创新和竞争中,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民企还是国企、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均应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级政府应当把竞争的功能交给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寻租。同时,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能够转化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还必须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统筹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布局,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最根本特性就是不确定性,即使最内行的专家也难以判断哪种技术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官员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单一的用实施项目的行政手段来判断、选择“优胜者”,成功率会很低,并很可能把创新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政府不要过多地介入和干预微观的创新活动,要给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加自由的氛围和更加宽松的环境。

  四是大力创造市场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环境,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尽管对于一些战略性的产业,政府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是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对于千千万万中小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千千万万的知识产权的持有者来讲,产学研结合主要靠政府是做不到的,要靠市场,要靠中介机构,这是产学研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徐冠华表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

  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作为科技工作者,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欢欣鼓舞。”徐冠华表示,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发展还面临一些非常重大的挑战,比如我们还十分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这会影响中国在未来的竞争力。

  “我历来不主张政府有什么计划去争取诺贝尔奖,因为这种拔高很难成功,而且即使拔高了也是孤立的现象。”徐冠华表示,诺贝尔奖的获得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科学技术潜力的标志。以美国为例,美国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发展能力最强的国家,几乎主导了所有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像站在一个科学的高峰上,这个山峰越高,托举它的山峰的基底就越宽厚,而组成这个宽厚基底的就是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虽然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一定都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但山峰下面这个很宽厚的基底就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成果的储备和创新的基础,大量的创新都是从这里涌现的。“所以,创新的储备和创新的基础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同时,我国还缺乏引导重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徐冠华举例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手机的制造商,但我们还没有能够创造出像苹果手机这样的产品。”

  徐冠华表示:“科研成果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成果的创新含量不高,很难满足市场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原因并不是中国的科研人员不聪明,科研人员不愿意转化。根本的问题就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清楚,对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习惯于用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的办法来管理科学技术,因此造成了诸多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探索性,科研活动经常是经过很多人不断地努力才能获得阶段性的成功,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就像接力棒,每一个失败者又为后来的成功者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失败者的贡献。”徐冠华表示,如果要求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要成功,都与解决实际问题直接挂钩,很多科研人员就不得不去做跟踪、模仿甚至弄虚作假,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科研成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浪费了众多的资源。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取得的成果也很多,基础设施非常好,人才储备也已经足够,现在科技工作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徐冠华表示,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转变对科技规律的认识,转变对于科技与经济结合规律的认识。

  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

  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成为关注的焦点。

  “建立创新的生态系统,就要把创新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让各个社会组织、各个经济部门都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创新当中来。”徐冠华表示,根本的环节就是一定要有高度发育的市场化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没有现代服务业支撑,很难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

  徐冠华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依赖创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为大量的创新服务机构和创新中介机构,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

  创新服务业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服务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核心内容之一。徐冠华表示,发展创新服务业,为政府从通过项目对经济活动实施微观干预调整到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和出路。

  徐冠华认为,创新服务业是战略性产业,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创新服务业发展关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国经济转型大局。中央政府应制定创新服务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明确创新服务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方向,包括创新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就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愿景、思路和目标,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政策措施等战略性问题,进行规划设计,指导我国创新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我国创新服务业急需一批既懂科技又懂经济的人才,我国这样的人才极其缺乏,这是创新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要大力加强创新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创新服务业的开放、国际合作和交流。徐冠华表示,应像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派人出国学习理工一样,大规模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服务业,特别是创新服务业;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服务人才回国服务,聘请国外高层次创新服务人才来华讲学或在我国创新服务机构中任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应把创新服务人才纳入资助范围;建立创新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制度,组织业务骨干出国培训或到国外创新服务企业中任职;加强学科建设,设立和创新服务相关的专业,培养各级各类创新服务人才。

  徐冠华说:“创新服务业提供的公平、有效的创新环境,将会使不同产业内不同主体从中普遍受益。这个有着极为广阔发展前景的新产业,必将会对我国的创新事业带来新的动力和支持。因此,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理解并支持创新服务业建设,力争早日迎来我国创新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