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信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如何看待中医药的?这个新兴学科又能够给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研究带来哪些帮助和机会?

  这几年,人近中年,身体出现了各种亚健康的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于是,我求医问药,读书自解,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关于中药和食品方面的知识。当然,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算是被科普的对象。我是从事信息科学研究的,总是思考中医药和信息科学的关系。

  这不是个新问题,从“973”项目,基金委的重点和面上项目,到中科院的先导专项,都有大量与这个问题相关的项目存在。但是中医药研究到底需要做什么,信息科学有哪些可以借用的地方,却鲜有人客观地讨论。我也就个人的理解作如下论述。

  中医药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针灸和中药,当前很多课题都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的。

  首先说中医基础理论。这是中医的关键,也是最令人迷惑、最容易被攻击的部分。迄今为止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表达为阴阳五行——借助于易经等经验哲学的思想演化而来的一套独特的理论表述体系。从表现形式上看,这种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没有共同语言。尤其是五行说,早就被西方所诟病。就我个人理解,中医的主要基础理论的目标都是试图描述人体的整体运行规律,尤其是重要的身体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和彼此影响关系,至于阴阳和五行,仅仅是一种古代的语言。而西医则侧重于局部的理论。总体表现为,西医头疼医头,中医头疼可能从脚开始治疗。中医的这种系统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尽管语言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潮流,但是从经验看,很多结论可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