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借物联网东风 中国微纳产业异军突起

2009.9.28

  王红自从8月份以来就没有休息过了,作为中国微纳国际创新园的总经理,她的时间用“争分夺秒”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这一切源于8月7日的一个重要声音。


  来自无锡的声音

  走在无锡,你会发现到处都在建设,尤其是菱湖大道两旁,这里规划的是中国微纳国创新园。从去年开始,创新园已作为国内首家以“微纳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科技产业园区开始筹备了,在今年8月7日之后,该园区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当日,温总理视察无锡新区太科园的第一站就是微纳园,看到园区的发展,总理表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之后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的领导陆续来锡考察,王红一下子成了无锡炙手可热的人物,也便没有了周日。

  无锡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太湖国际科技园党工委书记周立军对EEWORLD记者谈到:“在总理发表讲话的第三天,江苏省委领导班子就去中科院拜访了路甬祥院长,洽谈物联网研究院建设事宜。”

  一直以来,无锡政府做事的高效率是出了名的,此次也不例外。但即便如此,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张晓松副主任却仍在担心准备不足,毕竟是突如其来的消息。“之前我们已经做过很多,但规划要随形势不断调整。”他坦诚道。

  为什么“感知中国”中心会选择在无锡?实际上也只有无锡能够担此重任。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无锡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中国第一条2英寸晶圆生产线在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建成投产,58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PMOS型LSI电路。在这几十年来的发展中,无锡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产业基地,IC产业链配套企业160多家,从业人员3万人,年销售总额31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IC设计产业全国第三。

  周立军指出“无锡市一直在以产业化作为核心价值”。微纳国际创新园一直以企业化方式运作,微纳产业也作为无锡市委市政府2009年十一项重点工作和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六大行动”被反复提及。器件设计生产方面的企业、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国内最高水平的中国电信数据中心,这些为今后“感知中国”的产业化发展搭建了完整的平台。

  对于未来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周立军希望应从“感知中国”国家战略层面推广,力争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以及公共平台的提供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其同时强调。


  微纳企业的探索

  “就‘感知中国’中最基础的元器件传感器来说,中国研发水平并不落后,主要问题是产业化的力度不够,企业不成规模。”作为中国微纳国创新园的始作俑者,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对此深有体会,一直在象牙塔中做科研的她,夸张地表示很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完全不知道最终的用途,真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三年前我跟赵阳(美新半导体创始人兼CEO)聊天,觉得应该为这么好的微纳产品应该开拓新的市场,吸引和鼓励一大批青年学生创新并投身微纳产业。”张海霞回忆道,之后其于2007年策划了美新杯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这是我国高校第一次举行MEMS传感器大赛,到今年已发展为有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性微纳技术应用大赛。“国外很多教授来跟我谈合作,因为他们看到了微纳产业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年轻人创新的无限潜力。”这种自豪感远比国际论文数量更让人激动。

  正如张海霞所述,中国本土传感器的发展并不顺利,但仍然有一批满怀热情的年轻人,一如既往地走在创业的路上,无论是收获者还是耕耘者,他们始终将发展中国微纳传感事业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美新半导体:扛起MEMS产业大旗

  中国微纳传感器产业有其骄傲的一面:作为以MEMS器件为核心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美新无疑是无锡乃至中国微纳产业的标志。但凡产业化的先驱者,成长之路必然不会平坦。创始人之一的刘海东目前是美新半导体产品研发总监,他回忆起1999年美新刚刚创立之时,“公司总共三个人,年底吃饭把家属带上都坐不满。”

  美新于2003年迁入无锡新区,据刘海东介绍,当时厂房的旁边全是荒草,但无锡市政府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与支持,让创业型企业能够在无锡扎根壮大。如今美新旁边坐落的是另外一家著名的上市企业——无锡尚德。

  美新成立之初遭遇的困难主要是成本问题,研发基本都在美国,费用居高不下,这对于初创公司是很致命的。如果想进行破坏性创新,打破原有的价格体系,则必须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因此,美新几年来缓慢地调整人员构成,目前全公司95%以上的人都在无锡工作。通过低成本优势,美新彻底的颠覆了整个加速度计市场。“99年加速度计每根轴(注:一根轴代表一个方向。)是10美金,现在是15美分。”刘海东用价格阐述了美新的价值所在。

  即使迁至本土,美新的研发水平并未因此受到影响,08年在本土研发团队的努力下,成立了工业产品部门,这也是第一次国内商用MEMS器件达到了工业级标准。刘海东一直认为,高科技企业三年不创新就可以关门了,因此美新每年有超过30%收入投入到研发中,这在国内企业中并不多见。

  美新的研发一方面令公司始终保持着国际一流竞争力,同时对于中国MEMS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毫不夸张的说,中国MEMS初创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从美新挖人。” 刘海东无奈地谈到,“现在他们都直接打电话问我,你有没有人。”

  不过美新并没有因此固步自封,相反刘海东会大方的为其他企业推荐人才,“大家可以协力把蛋糕做大,竞争并不是坏处。”他诚恳的谈到。


  英特神斯: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同样是一个留学生创业的故事,江苏英特神斯公司的经历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掌舵人何野,出国前是国内最年轻的教授,在美国MIT做访问学者期间和合作伙伴一起创业,几年后成了亿万富翁,2005年在南京创办英特神斯公司,现在又是江苏省知名的高新企业,70亩地的产业基地让其他公司望尘莫及。公司总经理徐波说:“这不是奇迹,是我们看准了市场、抓住了机遇。”

  作为国际上两家能够提供MEMS设计工具的公司之一,英特神斯看重的是合作、软件服务,在目前MEMS市场尚未如IC一般成熟的今天,他们与企业伙伴合作进行设计服务,培育市场,他们与研究院所大力开展先进设计技术的合作,并且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凭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巨大份额,把合作的成果及时推广。“外部的环境并不好,可是我们在逆境中寻找机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客户,所以机会就比别人多了一点儿”,徐波深谙企业运作的奥妙,不无感慨。


  敏芯微电子:将创业进行到底

  向刘海东要人的公司里面就包括敏芯,这是一家主要以硅麦克风为主的企业。如果把创办美新公司的赵阳博士比作北大MEMS创业的第一代,那敏芯公司的CEO李刚博士就是第二代,李刚的经历相比较赵阳来说,挫折更多。张海霞如此评价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辗转创业的他:“李刚是那种不做成产业化誓不罢休的人,而现在看起来,创业几乎成功了。”2007年9月份,公司接受了第一轮正式风险投资,07年12月硅麦克风封装技术完成,目前注册资金1160万。

  现在,敏芯的确找到了与美新不一样的创业方式。公司销售总监刘勇解释道:“由于硅麦克风技术特点,需要综合考虑半导体与声学两方面因素,因此商业模式要随之改变。”敏芯主要是采取与国内国际上传统的麦克风工厂合作的方式,授权其建设产品线,自己主要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我们分两块技术核心,一块是Wafer,一块是封装,把封装生产及成品销售转移给更具经验的人,我们可以专心的进行研发。”刘勇表示。

  2008年10月份,敏芯MEMS芯片就已量产,目前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国内最大的几家麦克风厂家都与敏芯展开了合作,技术封装线也已转移完成。刘勇相当看好硅麦克风的前景,目前全世界70亿支麦克风市场中硅麦克风所占比例尚不足10%,极具想象空间。

  由于硅麦克风具有小体积,标准化的生产与加工方式,灵敏度更高等特点,在手机等要求小尺寸产品上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驻极体麦克风,这一切源于摩托V3等超薄手机概念的兴起,刘勇说:“在设计时缩小几毫米,对于客户来说,有可能出现的是新的消费领域。”

  去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宣布进军硅麦克风市场,但实际真正提供wafer级芯片的只有楼氏与敏芯两家公司。目前楼氏基本上占据了整个市场,因此价格下降空间并不大,也就造成了取代路线会很漫长,“如果有两三家公司切入进来,下降一倍很王振宇:合作创业

  同样寄希望于实现MEMS产业化的还有王振宇博士,去年六月份回国时实际上已经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但是由于在产业化方面缺乏经验、资金以及相关的配套人员,他不得不采取另外的创业方式。

  “高科技意味着什么?”王振宇自问自答道,“需要高素质人员,更需要高额的投入。”然而,作为没有第一桶金的他来说,产业化基本不可能,毕竟成立公司后需要同时考虑生存与创新两方面因素。

  “如果我要等原始积累,那再好的产品也已经晚了。”王振宇认为技术和ZL并不意味着成功,只有与产业结合才能真正称为高科技企业。为了加速产业化进程,王振宇并没有急于创办公司,而是马不停蹄地在国内调查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尽管着急,王振宇对于选择伙伴仍持谨慎态度,“生物MEMS在国际上仍属于尖端技术,因此我需要寻找正在跟外企直接拼杀的优秀企业。”

  王振宇透露国内已有两家大型公司与其展开了密切合作关系,一家为精密仪器公司,而另外一家为医疗器械公司。他只是淡淡的将这种合作解释为“机缘巧合”,实际上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经过无数次沟通之后,对方才认可了他们的技术。

  在几个月的走访过程中,王振宇收获颇丰,他发现国内传统型企业对于高科技还是有强烈的渴求,在产销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巨大优势,技术、人员以及资本的积累方面与国外企业不相上下。但由于对新产品缺乏概念性的了解,急需第三方研发团队指导与帮助企业迅速进行产品化方案,这就形成了MEMS产业化中的第三种创业方式:直接利用国内积累的技术实力,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产品,加速产业化进程。

  当然,合作方式也会带来摩擦,这是任何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王振宇目前正在经历这种被他称之为痛苦的磨合过程。但既然是要做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运营,在管理上,王振宇执行的是扁平化管理架构,并且要求研发人员所有项目必须按照模块化ERP流程来做,“我认为这种制度下很多研发人员会不舒服,但如果没有制度,失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王振宇十分看好这种合作概念的融合,“我保证会成为生物MEMS产业中的黄埔军校。” 这句话显然不是在高谈阔论。


  产业化仍需时日,应用是关键

  梅玉海博士创建的无锡迈创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是落户在无锡新区的第一家MEMS公司,2001年一直到归国前,他在美国从事MEMS研发将近八年,涵盖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甚至生命科学中的血糖MEMS等多方面应用。他指出MEMS产业中第一次热潮出现在2000年,当时正处在互联网与半导体泡沫时代,MEMS也同样产生了无数幻想。施耐格为了MEMS事业,放弃了希捷公司总裁位置,拿出1亿美元投资十家MEMS公司,不过迄今为止,只有一本杂志挣钱。目前是否正处于第二个泡沫我们不得而知,但产业化之路显然并不平坦。

  “分散化是传感器市场最主要特点。”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荣祥一语中的,他于1996年开始做传感器代理,当时库房中传感器种类有1600多种,被人戏称为“中国传感器集萃”。“大家都知道几大IT公司,几大半导体公司,但真正了解传感器的人并不多。”谷荣祥进而解释道,“计算机做一种可以满足80%需求,而某类传感器只能满足十个客户。”因此,行业特点也造成了传感器公司难以飞速成长。在这种局面下,谷荣祥02年开始尝试着公司转型,从代理产品转而从事自主研发,尽管初期异常困难,在第一年仅卖出了两个压力传感器,但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壮大,目前申请的ZL已达20余个,今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产品销量增长达200%,出口增长40%左右。已彻底摆脱国外公司的牵制。

  谷荣祥的成功关键是因为提供了模块化的解决方案,他为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几美元,做成模块变成几百美元,而打包装在整车中至少要卖到上千美金,这样下来,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近百倍,“如果没有企业聚集,产业化会很困难,配套设施需要大家共同解决,产生更多杀手级应用的突破。”

  提及MEMS应用,刘海东说道,2003年时他就去拜访过任天堂社长,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社长的答复是小孩子就喜欢用手柄。“实际上如果当时真正做起来,说不定也有中国的Wii了。”他一直希望国内有一批能够利用传感器进行二次设计的公司,哪怕是小的日用品,也可以改善生活。

  物联网是无形的,但却可以将整个生态链联系在一起。美新总裁特助李乃平表示,目前机会已经来临,但竞争已不再是个别企业或单位的竞争,而是整个联盟的竞争,从技术到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设备、营销、服务运营等多方位的考虑。“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李乃平几句话代表了大多数物联网企业的呼声,毕竟之前,很多企业之间由于技术差异互相根本不了解,更谈不上合作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客户与市场。

  周立军也正在极力推荐传感器示范基地,让整个太湖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区域。现在看来,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多元化应用才能带动传感器市场的发展。

  张海霞有句对于物联网经典的解释:传感器是基础,网络是血液,信息是灵魂。“只要兄弟单位团结在一起,和谐的队伍是不可能做不大的。”她相信产业化及协作化将是微纳企业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借物联网的建设,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做大做强是当务之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