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詹启敏:“十三五”生物医学领域7大共识

2015.9.14

  9月8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GE医疗中国联合举办、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协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了多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精准医疗在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以及未来实践的路径。

  在“精准医疗在中国的定位与挑战”主题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介绍了我国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说:“精准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推动,从发展规律上与奥巴马的美国战略无关。”

  我国医疗缺乏自己的数据,需要发展精准医疗

  受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令人担忧以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重大疾病防控任务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我国总死亡的85%,慢性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调研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时指出:“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重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严重障碍,是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詹启敏院士表示:“健康事业决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不是消费性支出,而是战略性投资。”医学领域、政府、公众以及媒体对医学科技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具有空前的共识。

  在中国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我们第一大的社会需求就变成了百姓希望“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晚生病以及生病后能够看好病”。然而,目前中国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疗装备主要都是依赖进口;临床上使用的疾病诊断、治疗、标注等规范指南有95%以上是依靠参考国外的标准;我们国家几乎没有自己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精准医学。

  医学生物领域“十三五规划”七大共识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詹启敏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相关专家在医学生物领域技术发展方向上达成的七大共识,具体如下:

  第一,基因组技术大规模应用已趋向成熟;

  第二,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方法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已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

  第四,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优先领域;

  第五,生物治疗及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六,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

  第七,生物信息学技术将向海量数据产出和广泛应用两个方向发展。

  不久前,国家卫计委、CFDA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这对于干细胞产业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在谈到以上第三大共识时,詹启敏表示,干细胞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将启动“全面一体化”的模式,国家准备第一批启动干细胞。

  精准医学:从发展规律上与奥巴马的美国战略无关

  自中国推动精准医疗概念以来,有很多质疑声表示这是对奥巴马政府的“跟风”。对此,詹启敏院士详细介绍了精准医疗的历史沿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英文杂志中就有了个性化医疗的概念;此外,中国学者2010年提出了精准外科,2013年中国和国际同行共同筹备了肿瘤精准医学国际会议。

  因此,精准医学是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推动,从发展规律上与奥巴马的美国战略无关。如果精准医疗符合公众的需求,是医学发展的自然,那就应该大力的推动。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技术的革新发展,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正成为了现阶段大力发展精准医疗的推动力。

  精准医学的实施要注意三大要点:第一,医生永远是临床决策的主体;第二,精准医学为医生决策提供根伟精准的手段和依据;第三,精准医学将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詹启敏院士总结道,精准医学的发展将使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方式、分类分型,临床诊疗路径、规范、指南、标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将推动一批新型医学健康产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