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贵州大跨度桥梁设计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2016.5.19

  贵州高原沟谷纵横,山地和丘陵等共占97%,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加之山多沟多,雨多河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修建大量的大跨度桥梁。为大力提升我省大跨度桥梁建设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桥梁建设人才团队,经过遴选,省科技厅2012年将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马平均研究员领衔的“贵州省大跨度桥梁设计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纳入省第五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脱颖而出。在建设期内,团队结合实际,采取提高学历、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重大项目、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层次培养,形成了以团队领衔人、核心成员为主体的学科互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大跨度桥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群体。在建设期内,团队成员有1人成为省管专家,1人成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1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省勘察设计大师称号;8人晋升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0人晋升高级工程师。同时与中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培养博士后2人,引进博士研究生2人、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3人。

  二是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建设期内,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其中承担交通部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4项;获国家勘察设计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受理发明ZL9项,获授权发明ZL2项。结合贵州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气象环境条件,针对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大跨、高墩、岩溶基础、风场特殊性等特点,依托毕威高速公路赫章特大桥、晴兴高速公路朵冲大桥、黔织高速六冲河特大桥、毕都高速公路抵母河特大桥工程建设,团队开展了贵州山区桥梁大跨及高墩风荷载、桥梁岩溶地基基础设计及处治技术、机制砂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等方面的设计计算理论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较为系统地推导了组合式桥墩的弹性临界力等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深厚覆盖层下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提出了贵州地区桥梁耐久性设计的基础模型和参数、峡谷斜坡地形深厚覆盖深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及其控制措施等十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并编制了《贵州省超高墩连续钢结构桥设计与施工指南》;为提高桥梁主缆的防腐蚀性能,抵母河特大桥主缆在国内首次使用镀锌铝合金钢丝,为克服桥梁建设中施工场地的空间限制,在国内首次研发出一种能使钢梁在吊装过程中实现旋转的吊具,并实现了钢梁在吊装过程中水平90度旋转,大大提升了桥梁钢梁吊装工作效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