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李晓光、孙毅教授同期两篇PNAS论文发表再生研究成果

2015.10.14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在脊髓损伤再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两篇研究论文同期发表在10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晓光(Xiaoguang Li)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孙毅(Yi E. Sun)教授,以及李晓光课题组的杨朝阳(Zhaoyang Y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October 12, 2015, doi: 10.1073/pnas.1510176112 PNAS October 12, 2015

  由于恶劣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环境以及CNS神经元较弱的内在再生能力, CNS中的轴突再生极具挑战性,因此脊髓损伤(SCI)被认为无法治愈。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载有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壳聚糖可 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大鼠神经生长、新神经发生及完全切断的脊髓恢复功能。为了了解其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在脊髓损伤后90天时间内对损伤位点的脊髓段,以 及损伤吻侧和尾侧区域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转录组分析。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他们确立了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响应各种病理事件的基因模块/程序。客观测量基因模块表达还揭示出新神经发生和血管发生增加,炎症反应减少 是NT3-chitosan影响再生的关键。

  NT3-chitosan elicits robust endogenous neurogenesis to enabl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October 12, 2015, doi: 10.1073/pnas.1510194112 PNAS October 12, 2015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干细胞(NSCs)通过适当激活、分化和成熟,建立起新神经网络,整合到受损神经回路中修复功能,是神经再生的关键。然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微环境往往是抑制及炎症性的,限制了活化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形成新神经回路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当将偶联NT3的壳聚糖材料插入到完全切断和切除的大鼠胸部脊髓5-mm缺口中时,可引起受损脊髓中內源NSCs有力 地活化。通过缓慢释放NT3,这一生物材料吸引NSCs迁移到了损伤区域,分化为神经元,形成了功能性神经网络,其与切断的上行和下行轴突相互连接,导致 了感觉与运动行为恢复。

  这项研究提出了,促进内源性神经发生是脊髓损伤一种新治疗策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