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药监:小龙虾头和内脏不要食用

2016.8.16

      小龙虾的头和内脏不要食用;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当前正值小龙虾的消费旺季,食用小龙虾引发的中毒和过敏属高发期。食药监部门发布了小龙虾消费提示。

 

  食用小龙虾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自行捕捞,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烹饪前清洗干净,烹饪过程要烧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

 

  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

 

  消费者在餐馆就餐时,要选择持有食品经营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正规卫生的餐馆并索要发票或收据。

 

  一次食用小龙虾要适量,增加食物多样性。

 

  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病例:上海一家五口食用小龙虾四人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发病后普遍有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肌肉“注水感”及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

 

  引起该病因素很多,常发生于肌肉受到大力撞击、长时间压迫或是运动过量等情况,还有少数情况像血管阻塞导致肌肉缺氧、过量食用蛋白质引起身体过敏,或是饮食不当、过量,都有可能引发此症。

 

  近日,媒体报道上海吴先生一家五口出现不适,全身肌肉酸疼,腰背疼痛明显。送医检查后发现,除一人检查结果正常外,其余三名女性及儿童均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而当晚,他们曾食用过小龙虾。

 

  2010年夏天南京等地突然出现大量横纹肌溶解症病例,高度怀疑是食用小龙虾的缘故。

 

  2012年上海一医院接连收治两例危重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人,据报道两人发病前皆食用了大量河海鲜,一度生命垂危,但是何种物质导致发病仍有待研究。

 

  食品专家提醒,烹饪小龙虾时蒸煮温度应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和病菌大多集中在外壳、头、鳃和内脏中。所以,食用时要控制量,同时只选择小龙虾的肉质,避免食用其头和内脏。

 

  相关新闻


  全省防控炭疽开展首次专项督察


  查处出售、贩运、加工病死动物违法案件26起

 

  本报讯记者张春红报道汛期是我省炭疽高发期,为加强炭疽防控,8月9日至12日,省畜牧局对全省炭疽防控工作进行了首次专项督察。截至8月12日,全省共查处出售、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案件26起,降低了人感染炭疽风险。

 

  省畜牧局相关人士介绍,多雨的7月至9月份是我省炭疽病的高发期,每年我省对炭疽都进行提前防控,对牛羊等实行免疫,今年6月底前,全省已 对肉牛饲养密集地区开展了炭疽免疫,省外引入的肉牛也进行免疫。此后,各地进一步加强炭疽免疫工作,截至8月12日,省畜牧局共下拨炭疽疫苗101万头 份,全省共免疫牛33.02万头、羊29.36万只、马属动物6017匹,饲养密集以及近几年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以往疫病防控督察都是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督察,针对炭疽的专项督察还是第一次。”省畜牧局动物防疫处处长高建村告诉记者,“全省兵分六组,查阅防疫相关记录,现场检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动物卫生监管情况。”

 

  炭疽防控,排查为先,针对牛羊养殖密集、发生过疫情、屠宰量大、交易集中、河流流经等重点地区,省畜牧系统集中排查炭疽疫情,并要求各地发 现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要立即诊断,及时处置。发现疑似炭疽疫情迅速上报,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隐患。私售乱宰病 死或死因不明动物,也常会导致炭疽感染。在动物饲养、屠宰环节的监管方面,省督察组与各地相关人员严厉打击出售、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

 

  据悉,督察组检查市本级及发生过人或动物炭疽疫情的县(区),对近期未发生过炭疽疫情的地区则选择重点检查肉牛饲养量大的县(区)。在肉牛养殖量大的县,督察组再选一个重点牛羊屠宰点和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查一个村。

 

  相关新闻


  肠道门诊量激增八成以上病从口入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夏季以来,沈阳肠道门诊患者激增,雨量充沛也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增大。大东区举办卫生系统 防汛救灾应急拉练演习。医生表示,八成以上肠道疾病患者与入口食物不洁有关;疾控专家提醒,夏季特别是雨后更应该注意肠道传染病的防范。

 

  此次演习由大东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办,大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采取情景模拟、现场演练的方法,模拟了汛情、疫情从报告到处置的全过程。

 

  在活动现场,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表示,每年7、8、9月份降雨频繁季节都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容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传播,特别是频繁降雨的夏季。

 

  参与演练的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李学军表示,肠道疾病从门诊量来看,冬季较少,一般一个月有一两名患者来就诊,而进入夏季几乎 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五六个。这些患者大概有八成以上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有关,还有患者是由于空调使用不当造成的免疫力低下等原因造成的 肠道疾病。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王萍建议,市民应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外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注意家庭饮食卫生, 尽量不吃剩饭菜;外出旅行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品。特别提醒大家,雨后注意防蚊灭蝇,这两种生物都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