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资深媒体人杨浪涛解读《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2012.3.04

  中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3月1日,相关部门颁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新车内的苯、甲醛等常见挥发性有机物设定限值。这个指南是否能促进国内厂商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将会对消费者带来哪些利好?下面有请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杨浪涛:对于该指南的出台有很多人担心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我觉得这种担心还是有道理的。首先该指南目前只是一个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执行,所以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大。其二,很多标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差距还非常大,比如说美国的对于甲醛的标准是每立方米不超过0.015毫克,而我国现在的标准是0.1毫克,比美国整整高出了5倍,因此无论在执行力度还是在标准制定上,这都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既然是一个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折中方案,它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杨浪涛:这个还是要分情况来看。一个是取决于供求状况,第二个是环保意识。从去年开始,国内车市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国内车市虽然已经是买方市场,因此汽车厂商必须要寻求新的卖点。第二是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只是在汽车这一块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消费者把关注的重点从外观,油耗等方面转向环保,就会对厂商造成强大的压力,迫使汽车生产商选用更加环保的材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相关部门颁布强制执行的标准,很可能会对汽车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如果我们只是寄希望于市场的自然变化,车内空气质量的提高又显得遥遥无期,我们是否有措施来促进这种变化呢?

  杨浪涛: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效仿工信部以前推出的综合油耗标识搞一个车内空气质量的标识,虽然说它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对于消费者的选择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从而最终促进汽车厂商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梅兴保:我们现在银行业的预警系统和房地产的预警也还是比较完善的,所以一定会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带来的风险不会产生系统性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