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部回应“经费分配”引网友热议

2010.11.10

  11月8日,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在科技部网站上就此前关于“科研经费分配”的质疑给予了正式答复。科技部认为,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

  【事件背景】  海归学者外媒发文:中国科研文化“作研究不如拉关系”  《中国的科研文化》(点击查看)一文由我国两位知名海归学者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联合撰写,该文言辞犀利,直指中国科研体制弊端,更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着实给中国的科学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两位学者在文中犀利指出,在中国“自上而下”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下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并认为这种体制和相应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官方回应】  科技部:与事实不符 科研经费分配公正公开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却认为此观点“与事实不相符合”,他首先肯定了我国973等基础研究项目所取得的实际成绩,并强调我国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经费是由科学家申报,经过公正、公开的评审程序来确定,所有项目都在网上公示,在规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

  【网友观点】  调查结果显示:9成网友“不买账”  针对该事件,中科院下属科学网发布了“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是否需要改革”的调查,截至9日16时,认为亟需改革的有674票,而认为无需改革的仅有18票。

  正方:科学家应专心科研 “制度改革”不需操心  调查中有网友对两位学者的行为“看不惯”,并提出质疑,“科学家不做科学,天天闹腾科研制度,难道他们还没钱?拿着钱又不好好在实验室里干活。难道他们跟他们所说的那些跑项目的有啥差别?科研制度的改革自有专家在。他们出现的场合应该是他们的专业场合,不是制度场合。”

  反方:科技部“掩耳盗铃”? 回应无说服力  留言中,大多数网友对两位学者的举动表现出赞赏,有网友说“两个大教授当了回皇帝的新衣里面的小孩子的角色”,而科技部的这个表态却被描述成了“掩耳盗铃,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表现。网友zhou789说,“个人觉得,这是对那些抱着一腔热情回国的真正人才的一种最大的打击。”

  对于科技部的回应,网友hongkuan15指出了其中的漏洞,“科技制度制定的好不代表执行的也好,事实情况怎么样,二位已经说得比较详细了!”网友dingng2357也表示,科技部应当在认真调查科研分配过程和项目执行效果的基础上给出有说服力的回应,而不是“局限于形式上如何”。

  中立:双方并非“针锋相对” 出发点应相同  还有网友从比较中立的角度分析并给出了建议:“两个方面的问题,科技部看到的是好的一面,施饶看到的是不好的一面。现在的状况是不好的趋势正在影响中国的科技界,所以我认为科技部应该针对施饶的社论提出具体的整改解决方案,而不是遮掩推诿扯皮。”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