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安全必须零容忍

2016.1.27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

   (据食药监总局网)

   涉事的35家餐饮服务单位,不少是当地的名吃,靠的是“色香味美”占领市场,可是,其“秘方”居然是罂粟壳,这让人即刻倒了胃口。除被检查出来的餐饮服务单位外,恐怕不排除还有大量的“潜伏者”。其实,一些餐饮行业尤其是快餐、火锅、卤味制品与小吃类等,“添加罂粟壳”虽不能说是“潜规则”,但至少是“疑似规则”。罂粟壳对人体的危害已成社会共识,可由于危害不太大与不太明显,又容易被人有意无意地疏忽,而疏忽人群包括经营者、消费者,甚至是监管者。

   食品安全必须零容忍,让人们“免于罂粟壳的自由”。以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施行为标志,食品安全进入更加严厉的“法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只有做到零容忍,才能铲除罂粟壳,才能免于其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领域离不开3件宝——道德、法律与监管。资本的逐利本能不断蚕食道德良知,并形成“交叉感染”,加速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整个食物链的道德整体滑坡。被有害有毒食品伤害的法律已难以防患于未然。监管不力,“睁只眼,闭只眼”也加剧资本无节制、无约束膨胀,以至于道德臣服于资本,良知屈从于利润。

   尚德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平心而论,应该没有多少人一开始就带着“恶念”进入这个行业,只是在漫长的生产、加工与经营过程中,相互影响,“交叉感染”,随波逐流,以至于天性的道德与良知被耗光。当一个行业出现集体性道德缺失与良知泯灭时,就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监管体制的问题,或者说,由于没有很好地“固本”,导致德非但没有发挥出“培元”功效,反而恶化了食品生态。

   “人心善良滋生了道德,人心邪恶心需要法律。”这既是各自的来源出处,又是各自的存在价值。针对食品安全来讲,法是必需品,无“法”不安全;德更像是润滑剂,有“德”更安全。针对食品安全的现状来讲,法是雪中送炭,而德是添油加醋,让食品更加美味可口。至于严管以及严厉问责,是一种执行力,或者形象一点讲,是一种烹饪手段,是一种火候。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