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周学东:做科研专注才有收获

2017.5.31

  “得了奖也不说明啥。”5月27日,在参加省上一个会议时,她特意坐在会场一角,得知记者要采访,她下意识地摆手。

  和处事的低调内敛相对应的,是她职业生涯的“高调”:全国顶尖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院长,我国口腔医学龋病学专业第一位博士、龋病生态学创始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谈起数十年科研与教学的所得与所感,周学东的话多起来。

  做科研,必须专注才能有收获

  记者:在全国口腔医学界中,您第一个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科研成果?

  周学东:我和团队研究的龋病,就是俗称的龋齿、“虫牙”。我们研究证实,引起龋病的细菌,本来是常驻人体口腔里的正常菌群,是由于身体、周边环境、食物、个人卫生习惯等多种原因,导致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才导致了龋病的发生。

  和老百姓平日的认知有所不同——并不是勤刷牙,就不会得龋病。身体出现内分泌问题,比如得了糖尿病等,都可能导致龋病的发生。

  知道了致病的原因,就可针对性提出防治方法。我们的理论已经被写入教材,广泛应用在口腔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记者:几十年来,您的科研论文似乎都集中在龋病病因和防治这个方向上。

  周学东:我1982年考入当时华西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从那时起我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关注这个领域,到现在已经35年了。我成为研究生导师后,也指导我的学生搞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学校,我们这支团队一代代传承下来都只专注这一块。

  做科研,必须要专注才能有收获,如果说现在有一点成绩,这都是一代代持续专注研究的结果。

  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热情

  记者:作为院长,在您看来学校管理有何“秘诀”?

  周学东:秘诀就是两个词:传承历史、坚持创新。这两个词都作用在对学生、对人才的培养上。我们现在也在尝试全新的口腔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带头人、知名专家担任创新班主任,带动导师组通过例会、定期师生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技能训练,在言传身教中把好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热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