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绍俊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逆势而上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礼炮声中,她跨入了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在国庆节,她和同学们一起打着腰鼓,列队通过天安门,真正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喜悦。

  正当她奋发读书的时候,父亲以“历史反革命”的罪名被判入狱,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像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痛苦、彷徨、失望时刻折磨着她,是辍学,还是咬紧牙关向前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天生我才必有用”、“祖国永远会钟情每一个热爱她的儿女”。她挺起胸膛,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昼夜不舍,忘情读书,把所有的痛苦都化作更加刻苦学习的动力。195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选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从此,她和电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她壮丽人生的艰难跋涉和攀登。

  20世纪50至60年代初,她在极谱分析研究中建立了硅中痕量杂质测定和极谱电极过程的鉴别方法,深入开展了稀土络合物的电极过程研究。初战告捷,使她深深感受到科学探索与成功的欢乐。然而她却没有为此放慢探索的脚步,依然孜孜以求。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她先后对稀土元素汞阴极电解、变价稀土元素、稀土固体化学等一系列国内外非常活跃的课题进行了大胆开拓,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6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并提交多篇很有见解的学术报告。特别是在稀土电沉积率上,她以无可辩驳的实验数据,修正了有的国外专家认为稀土电沉积率不能超过70%的论点,被国外专家称赞为“开辟了电解法分离稀土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