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各方争议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修订稿规定PM2.5年均浓度值为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浓度值为75微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预计新标准将于2016年全面实施。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FM107.3 AM1026)《城市零距离》节目就此专访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

  所谓PM2.5是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粒子的总称。比“可吸入颗粒物”更加微小,可以直接吸入肺部,也称作“可入肺颗粒物”。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导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凶手。

  近年来,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京津冀等区域灰霾现象频发,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王跃思研究员所在课题组近10年来一直积极从事独立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大气中的PM2.5含量平均每年上升3%到4%;而50米、100米、200米、300米的城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测试数值差距较小,表明目前北京市上空灰霾层非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