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水资源污染到了喊停的时候了!

2009.12.28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水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人均2300多立方米,人均排全世界110位,是被联合国列位13个贫水国家,是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国家。二是水污染严重。2003年公布的407个固 定检测点,7大水系,只有38%符合3类水标准。比如说太湖,其中五类占到22.7%;四类22.7%,三类18%,二类12%,一类几乎没有,劣五类 34%多。三是包装的问题。如一些保鲜膜问题、瓶盖存在的污染物迁移问题等都需要尽快解决。

  我国近年来饮用水的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因此饮用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不安全饮水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安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饮用水污染已成为最危险的人为灾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水的质量,饮水方式和科学饮水 的知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寻找高质量的饮用水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追求,然而, “饮用水污染却已经成为最危险的人为灾害。”

  中国社科院《国际形势黄皮书》引用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佐证其上述观点:目前全球有九亿人得不到洁净饮用水,二十五亿人没有上厕所的条件,每天有多达五千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中国新闻网:饮用水污染每天致死五千儿童)

 

  水污染现象严重!

  近几年,水污染所造成的饮用水危机在中国的人为事故灾害中占了相当比重。自二00五年松花江发生重大苯污染事件以来,中国共发生超过一百四十起的水污染事故,平均两到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

  如今,中国北方的重要水源——黄河的污染情况不断加重,干流近四成的河段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污染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黄皮书说,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长江干流六成河水已遭污染。中国投入最多、开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河——淮河眼下仍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统计的中国一百三十一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三十六条,重度污染的有二十一条,中度污染的有三十八条。

  黄皮书警告说,水污染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危机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战着中国政府的决策水准与能力。

  中国“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表明,有32.3%的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 “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内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公共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或 “不太满意”。我国公众对水安全的关切表明我国水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安全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水的污染和饮用水污染成为广大群众成为当前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转机:3年投千亿元促饮用水质达标

  面对水源污染日益恶化,治理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了。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意义非常重要。温家宝总理提出来“要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说明 水的污染和水的安全非常重要。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引用不良水质导致的消化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 症、结石等多达50多种。在2009年6月1日,已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进 行了风险评估。食品安全评估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食品安全法里面把水特别提出来,饮用水应当符合 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说明水健康、水安全非常重要,风险评估也极为重要。

  据统计,我国瓶装水的需求量增长的非常快,仅2008年包装饮用水就达到1700万吨,饮用纯净水达到652万吨;饮用矿物质水达到518万吨;饮用天然矿泉水达到403万吨。

  近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邵益生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的水源条件下,依靠改进水厂净水工艺、设施,改善供水管网,也可提高水质,保证供水安全。他透露,即将出台的《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目标就是瞄准在现有源水水质条件下实现饮用水水质达标,预计3年内将会有上千亿元的巨额投资。

  据邵益生分析,“十二五”供水安全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能否有效遏制水环境的恶化趋势,并尽快改善水源水质;如何尽快改造供水设施,提高净水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如何快速提高水质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

  据介绍,《规划》的重点是净水工艺设施改造、供水管网改造以及提高水质检测监管能力等三方面。邵益生认为,这是提高我国饮用水水质的一次机遇。

 

  相关阅读:

        饮用水污染每天致死五千儿童

  3年投千亿元促饮用水质达标

  附录:

  目前我国的一些水处理技术

  首先是常规处理技术,也是现在国家普遍采用的技术。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个部分。从混凝的角度来说,主要的目标是去除浊度和有机物,我们国家采取的混凝剂大部分是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处理工艺方面包含混合和反应阶段,水力混合、水力反应,还有机械混合和反应。水力混合建设和维护比较简单。

  在混凝的阶段,还可以通过PH值调节强化一些污染物去除的特性,比如说对有机物,尤其针对天然有机物,可以把PH调到酸性的阶段。对于重金属,可以把PH调高,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沉淀国内采用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平流沉淀池和斜板、斜管沉淀池。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沉淀出来的泥排出不及时的话,沉淀的效果就不会太好。目前国内的企业,在占地面积允许的条件下,更多的会考虑平流沉淀池的技术,这样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从过滤的角度来讲,这应该是供水流程里面保证出水浊度最重要的环节。过去我们国家采用的虹吸滤池,双阀滤池,都是采用的水力反冲洗的工艺,这个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基本上采用V型滤池,也包括翻板滤池,效果相对较好。

  最后是消毒,这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最重要的环节,在我国最常用的就是氯消毒的工艺。它对细菌和病毒去除效果非常的影响,对原生动物灭活效果差。单独用氯消毒很难把两虫灭除,只可以从工艺上寻求。也可以从消毒本身的角度找一些新的工艺,比如说氯胺消毒,氯胺消毒相对氯消毒,先加氯,后加胺,先达到高效消毒的作用,再加上胺,这个工艺和原来的效果差不多,但是比较好的控制了消毒副产物的问题。相对新一点的消毒工艺就是二氧化氯消毒,它比氯消毒要好很多。二氧化氯的来源和成本方面的限制,在中国使用还非常少。还有臭氧和紫外的消毒,这对原生物的消灭非常明显,但是必须是后面加氯消毒才可以。

  紫外消毒在我们国家应用得非常少,紫外消毒对细菌和原生动物消毒效果比较好,但是对病毒的消毒不好。氯消毒则可以很好地灭火病毒和细菌,有了这两级保障以后,就可以保障出水生物安全。

  前面是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我们水源的问题比较严重,有机污染源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出水的水质安全,一方面我们通过改造来强化传统的工艺,但是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污 染的问题。更多的我们要增加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保障出水的情况。从预处理角度来说,主要为了去除有机物和控制氨氮还有藻类的生长,从技术手段上有三类。第一个是生物生物接触氧化;第二活性炭吸附;第三化学处理。从生物处理来说主要针对的有机物浓度比较高的水源,甚至是超过三类水不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但是又没有其他水源,只可以用这个水。第二个是物理预处理,就是加粉末活性炭,活性炭对有机物吸附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氨氮就没有办法处理了。然后是化学氧化,包括高蒙酸盐氧化,臭氧氧化和氯预氧化,主要的目的是两个,去除嗅味;第二个可以杀灭微生物,如果不杀灭藻类,会影响后面工艺有效的运行。

  预处理只可以在水源条件下,改善一些原水的水质情况,不可以根本的保证出水水质的情况。在目前大部分的供水企业,在原有的技术改造过程中,包括新建的水厂,更多采用了深度处理的工艺。从深度处理的工艺,还是为了改善水的一些色度、嗅味和浊度等感官类的指标。另外需要去除水当中的藻类,藻毒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有机物。也希望把病毒和两虫动物杀灭,也可以减轻氯消毒的负担。

  技术上来说,有三类在使用:活性炭,臭氧生物活性炭,还有膜分离。吸附我们国家采用得比较早,北京的水源九厂一期工程的时候就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就是滤池后面接活性炭吸附,北京的水源也比较特殊,它从全国的角度的水源来看也比较好,活性炭的效果也比较理 想。针对全国大部分的水源情况来说,如果都按照活性炭处理,并不可以有效的去除有机物,这时候就需要采用臭氧和生物活性炭。这工艺在欧洲的使用量比较多, 因为欧洲的水源跟我们国家比较类似,它当时污染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美国和加拿大的水源保护非常好,它的处理工艺相对欧洲和亚洲来说比较简单。臭氧生物活性 炭我们国家从十五计划开始发展,现在处理规模达到了1000万吨每天以上,十一五期间的水厂的改造和新建的水厂大部分采用了臭氧活性炭的工艺。

  膜分离,主要是微滤和超滤多一点,国外使用得非常普遍。工厂的处理量达到几十万吨,高的达到60万吨每天的处理规模。这跟他们的水源情况有关,相对来说美国水源比较好,他们采用膜成本也比较低。在国内比较少,主要是可靠性问题和成本问题。

  深度处理工艺: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是应急处理技术,应急处理从技术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机污染。对这类问题,我们主要是采用活性炭的处理工艺。比较典型的是当时的松花江污染应急处理,活性炭在吸附有机物的时候,吸附的时间不一 样,时间越长,吸附的效果越好。当时,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从水厂加活性炭,是利用管网输送的时间,延长它吸附的时间,当时这样处理以后,事件 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第二类是重金属的污染,当时比较典型的是广东北江的污染应急处理事故。当时我们运用强化混凝技术,我们当时调到8.5,通过吸附作用可以把镉处理到标准以内。

  另外是藻类的污染,比如无锡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当时采用的技术是预氧化技术,利用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就是投加量的问题,不能太高,太高了可能出水色度会超标。

  前面讲的是供水行业经常采用的一些技术,从瓶装饮用水的处理技术来说应该不是问题。供水企业自身供水有一个水价的问题,不可能随便提水价,现在就是2、 3元多的水价水平,在这样的水价,技术选择会有很大的限制,不可能选择高技术。瓶装饮用水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从成本考虑,技术选择上可以更宽一点。瓶装饮 用水,比如说纯净水系统,它的工艺主要采用膜处理技术,超滤和反渗透达到纯净水的目标,也可以采用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这主要是去除离子和有机物。消毒 方面主要是采用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在瓶装饮用水来说,处理工艺比较成熟。针对不同的水源,我们的工艺还是有很大的调整余地的,从节能,节约成本角度来说 有很大的选择,并不是说我们要采用一种工艺来做。

  另外在供水企业里面一些潜在的技术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催化氧化技术。包括光学化氧化,对光学化氧化我们国家70年代就研究了,到目前用在市政供水距离还比较远,但是用在纯净水领域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前景。市政供水中, 目前的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还是有一定的前景的。前面提到,臭氧综合工艺里面有一个消毒的问题,还有生物安全性的问题。如果是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一方面把 生物氧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控制溴酸盐的生成,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还有膜处理技术。超滤技术是目前大力发展的技术,但是在将来,膜处理 技术中的纳滤,它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市场。这是法国的一个水厂,1999年投产运行,前面用的是传统的处理工艺,后面分了两条,一条是臭氧工艺活性炭,另一方面用的是纳滤,前面是3万吨每天,后面是14万吨每天,可以做一个比较。纳滤对有机物去除比较好,超滤基本上不可以截留有机物的,这样就保证了消毒副 产物会减少。相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来说,至少有几个优点,第一个是浊度会更低,因为活性炭里面会有一些炭粒流出,第二细菌可以全部截留,这样也可以保证后面 氯消毒的安全,而臭氧消毒不可以达到所有细菌灭活的效果。但是纳滤也有一些缺点,因为我们一直在提健康的问题。纳滤把二价离子去除得很多,基本上是保持的 一价离子,像一些矿物质,钙离子和镁离子截留率就比较高。如果用这样的水作为市政供水,用户会不会有意见呢?这是目前大规模推广限制的一个因素。

  第二,纳滤的产水率相对传统工艺而言比较低,它的产水率是70%到90%,这个水厂做到85%,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而臭氧生物活性炭就低很多了。从 这个角度来说,纳滤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但是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确实可以考虑将不同工艺的出水混到一起,这样可以发挥各种工艺的特长。

  整体来说,目前的水处理工艺,包括深度处理工艺和混凝沉淀基本上可以保证我们的出水达标,如果把出厂水的水质调整好,对管网的影响也比较小,到达用户的问题也不会太大,这从技术手段上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尤其一些大城市的管网非常的复杂,有年代的问题和区域的问题,就会存在补氯的问题。中国供水的管理也 存在问题,自来水公司只管到入户前这段,入户以后就是物业小区管,那就是水箱的问题了,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环节,但是供水企业又没有办法管到这块,物业公司又不是专业人员,没有能力管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也是目前用户端出现问题的一些环节,但是并不是供水企业造成的,就是制度上造成了这些问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