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乳制品加工行业进入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一些不法企业和黑窝点借机牟利,成为乳业食品安全的隐患。可将其归结为由于门槛过低、监管不力而带来的乳品安全问题。

  为改善乳业安全环境,国家质检总局欲重新审批乳品生产许可证,希望达到提高行业门槛、加强对乳品企业监管的目地。根据规定要求,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乳品企业将被要求停止生产。另外,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目前来看,整个审查工作进展缓慢,仅有1/3企业完成新核查。笔者相信,这1/3企业中多以规模较大、经营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主,而那些资金较为单薄的企业仍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着,其中不乏一些品质较好、方便服务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乳品企业。

  笔者一直在思考,让大批中小企业强行退出市场,能否解决国内乳业食品安全问题。即便这种“一刀切”模式能够改善乳业安全环境,但是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付出是否值得?这些代价对未来中国乳业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然,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政策背后,也反映出政府对乳业安全的焦虑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可是,仅此一项措施是不能够挽救中国乳业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