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魏复盛院士:我国PM2.5监测技术体系现状

2014.6.05

  2014年5月28日,“2014大气颗粒物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 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大气颗粒物(包括PM2.5)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交流减少减缓PM2.5 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防治新技术,通过研讨会的平台促进我国大气颗粒物监测与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保障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联合主办,由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作为支持单位都有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来自各高校、研究院所、仪器厂商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特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和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刘文清院士就我国PM2.5检测体系、环境与健康、大气污染监测技术方面进行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魏复盛院士

  魏复盛院士对国家整个PM2.5检测体系做了整体的讲解,就如何得到可靠、公正的PM2.5监测数据和一些技术方面的细节进行了报告。

  目前我国的PM2.5监测布点有城市监测点、空气背景点监测点位、农村区域站。城市监测点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设定监测点位数量。城市监测点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同一城市各监测点位间PM2.5均匀性较好,与其他污染物比较均匀性好于其他污染物,代表性能够满足要求,无需增设更多点位。我国现已建立 14个环境空气背景站,30个省市区每个省市区建立一个国家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站。PM2.5监测的标准方法是手工采样-滤膜称重法,与此有可比性的等效方法常用β射线法吸收法、微量震荡天平法和光散射法。经过β射线法吸收法与标准方法对比实验发现,β射线法吸收法相关性很好,是我国认可的第一个等效方法。我国以膜采样-称重方法为主要监测方法的趋势站建设滞后,但非常必要,魏复盛院士建议加快趋势站的建设,利用膜采样-称重方法开展日均值、周均值的检测,以观测PM2.5的长期变化趋势。2013年,城市级监测站中,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SO2、NO2、CO、O3、PM10、PM2.5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

  魏复盛院士对未来展望,PM2.5污染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环境问题,不必要惊慌失措,但要高度重视,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相信经过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优良水平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