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形势下公众如何参与环保论坛”在京召开

2011.4.21

  4月21日,“新形势下公众如何参与环保”研讨会在人民网召开。研讨会对中国环保NGO的历程、地位及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环保部宣教司副司长贾峰对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做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说,中国NGO走过的道路大概分走过了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现在,中国的环保NGO或者是环保社会团体出现了一些特别可喜的变化,志愿者的精神向职业化过渡,一些很活跃的环保组织,收入也在提高,这和人才的吸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贾峰说,环保部已经意识到NGO的重要作用,并就鼓励、支持环保社会团体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环保社会组织对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环保部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作用,而且我们也要求地方的环保部门同样提高思想认识,因为作为公民社会,社会团体在里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是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决策的一个效率最高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二是环保提出了发展环保社会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1,积极扶持、加快发展。2,加强沟通、深化合作。3,依法管理、规范引导。因为在很多的方面,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不断向民主化、法制化健全前进的一个社会,所以我们要讲究依法行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愿意通过这种法律的方式来推动我们环境社会团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如 地球日,人民网今天主办的这个活动也是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一个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日是一个舶来品,舶来品现在看来,对推进我们中国的环保工作是一个很有益的形式。换个角度来说,西方国家在环境的问题上,虽然他们积累很多的经验,但是也经历很多的教训。所以,加强合作与交流也是今后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两种不同路径:一种是通过组织化的渠道进行参与的一种路径;另外一种公众也可以通过这种非组织化的渠道来进行参与,这两种渠道都非常重要的。邓国胜坦率指出了当前环保NGO面临的困境,困境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NGO组织自身的问题,NGO组织在自身能力建设、自律性、合作能力、公信度等都明显不足,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环境采访室主编武卫政、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等近40名环保各界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言。会上,嘉宾就NGO机构如何注册、如何解决身份问题、如何筹资、日常运营管理模式及能力建设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宣传基调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善待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4月20日,正好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黑嘴鸥保护协会成立20年纪念。贾峰司长对人民网主办这样的讨论活动非常支持,并对环保NGO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