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实验室与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实验室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itoflash frequency
in early adulthood predicts lifespa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文章,报道了线粒体的“超氧炫”频率可以预测线虫的寿命。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程和平课题组在2008年发现的线粒体超氧探针cp-YFP,直接观察单个线粒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自发的、爆发性的生成,即线粒体“超氧炫”现象。已知细胞内超氧炫的频率与线粒体呼吸、ATP合成、钙信号、基础活性氧水平等紧密相关,那么在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超氧炫怎么变化呢?作者从成虫第1天连续观察到第19天,惊讶地发现野生型线虫咽部肌肉细胞的超氧炫频率在第2-3天和第8.5-9.5天出现两个峰值,恰好分别对应线虫的生育高峰期和开始有个体死亡的阶段。对于长寿或者短寿的突变体线虫,这两个峰的位置和强度都有特征性变化,暗示了线粒体的功能活性与衰老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