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召开组委会会议

2014.11.01

讨论学会和期刊未来发展方向

  2014年10月31日下午,在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召开前夕,大会主办方召开了组委会会议。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组委会汇报了本届会议的组织情况,并就学会未来的发展,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组委会会议现场

  会议规模将达400人 报告、论文评选均有新导向

苏州大学 姚健林教授

  首先由会议的承办方苏州大学的姚健林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组织情况。本次会议的到会人数超出预期,预计将达到400人,这是有史以来分子光谱会议到会规模最大的一次。赞助的仪器厂商达到20多家,囿于会场容量有限,大会组委会仅选择了同分子光谱会议相关的厂商。除会议官方网站光谱网外,会议选择了分析测试百科网等4家口碑好、与分子光谱会议相关的媒体支持。在报告方面,选择了13个大会报告,李灿院士、田中群院士、德国、日本、美国的三位国外学者等将做精彩的大会报告。分会报告的安排方面,大会更优先安排那些有意愿做报告的青年学者或学生,在大会注册系统里申请做报告的都安排了会议的报告。论文的组织方面,大家可以看看厚厚的一本《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增刊。感谢大家的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谢孟峡教授

  分子光谱会议长期的组织者、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谢孟峡教授首先对报告的组织情况做了补充,他说,本届大会报告的邀请有显著特色,首先是突破了以前一直以仪器为传统的模式。目前真正高水平的工作,很多是利用光谱的技术或原理,来开发检测的创新系统、创新方法。所以这次报告邀请了众多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工作的学者来做大会报告,大家会看到很多新面孔。这对提高会议的学术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报告的年轻化是第二大特色。大会邀请了很多40岁左右工作杰出的年轻学者来做大会报告。近10个厂家要求做跟学术相关的大会报告。由于报告太多,所以会议延长半天。

  突出学科交叉是第三大特色。以前报告上传统只考虑分子光谱,而现在学科交叉、相互贯通方面非常活跃,另外从学会建设发展的角度,大会希望扩大一些范围;本届会议邀请了原子光谱的专家来参加会议,比如德国光谱学会的主席来做大会报告。

  在论文评选方面,谢教授介绍说,本届优秀论文评选除采用过去的一些评价方法外,这次特别定为“青年优秀论文”,被评奖人年龄限定为40岁以内,用于鼓励青年和学生光谱工作者。不再区分优秀口头、优秀墙报,统一称为“青年优秀论文”。

  会议未来发展:扩大整个光谱的覆盖面 增加英文部分和国际交流

  谢教授接下来提议大家探讨会议未来发展的方向。他提出:今后会议的方向做一些扩展,比如从分子光谱会扩大为光谱会,改为一年一次的光谱年会;这样有利于扩大影响,也有利于同国际接轨,扩大中国光谱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今后的会议上也提议增加英文报告部分,增加同海外学者的交流。谢教授还介绍了中国质谱学会、美国ASMS的模式。比如ASMS是美国会议组织发起的,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要大于国际质谱会;每年有6000余人参加,非美籍的报告者至少有一半。

  组委会的其它学者对谢教授的提议发表了建议并热烈讨论。大家对会议顺应学科交叉、适应学科发展方向、扩大影响、提高会议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提议都表示赞成。其它代表性意见主要为:对承办会议、增刊、开会频次等需要更多的考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 孟广政教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孟广政教授发言,他介绍说,历史上原子光谱、X射线、分子光谱均有学术会议,后来是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坚持下来了。而且历史上会议也有更大规模,比如1981年到会800人。所以扩大覆盖面和规模是有可能的。目前的分子光谱会议已吸取了一些国际经验,已有了比较连续性的工作机构,比如较早地商定下一届的会议承办方,又有谢孟峡教授这样的持续组织人,为今后申办国际光谱会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年间,黄本立院士曾在中国成功申办过国际光谱会议,今后中国还可以再次申请,进一步提高会议的国际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今天和未来

  孟广政教授接下来介绍了《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的情况,并邀请大家对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目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坚持学术为主的原则,已经在不久前的期刊评选中,获得了38种物理类核心期刊排名第一的良好成绩,并在继续提高SCI及EI的引用因子。他表示,网络作用很大,英文期刊的点击率在持续升高;期刊跨学科方面非常出色,跨了20几个学科,覆盖30个省市。期刊还坚持了很多原则,抵抗了很多非正规所谓“发表论文快速通道”的公司的腐蚀。该期刊坚持的原则包括:没国家基金资助的不发表;没创新的不发表;经查抄袭10%的不发表;和光谱相关性不大的不发表等等。孟教授真诚希望在座专家们都向学会自己的期刊投更高档次的稿件、多投英文稿件等;期刊也会为各位提供更快捷的绿色发表通道。

  在收集建议方面,在座专家提出了很多真诚的建议。包括:进一步提高论文发表速度;提供研究快报的形式,吸引学者可以优先把稿件投给《光谱与光谱学分析》;邀请重要学者撰写综述等等。在座专家们还特别提到了网络发表的力量,目前皇家化学会、美国化学会都极其重视网络发表的作用;大家建议可进一步加快网络发表的速度,比如比纸质期刊提前半个月甚至三个月发表;甚至不加工就发表等等。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学会自己的刊物《光谱与光谱学分析》会越办越好。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