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帖】微生物细菌细胞相关问题征集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微生物细菌细胞相关问题征集
鉴于近期大家对微生物检测、环境检测、微生物培养、相关法律法规等疑问多多,所以小斑竹感到亚历山大,一一回答显得很累呢
所以现在有奖征集相关问题,只要和微生物、细菌、细胞培养、检测有关的都行。一个问题2分吧……争取到时候出个什么微生物100问之类的吧。
小斑竹不才,会使用召唤术召唤各方面专业人士,尽可能给予大家答案。
在此,小斑竹谢过~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微生物细菌细胞相关问题征集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shenkunjie (2015-5-03 17:44:44)


    生物指示剂的成分是什么
  • 生物迷 (2015-5-03 17:45:06)

    QUOTE:

    原帖由 shenkunjie 于 2015-5-3 17:44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生物指示剂的成分是什么
    那要看你是哪一种指示剂
    举例来说:
    如果你是用于检测灭菌效果的,那么里面就是一些菌种,生长的话会消耗里面的营养成分,排乳酸,导致培养基PH变化,从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这种指示剂和菌种的管理类似,经过灭菌之后,放入培养箱培养,如果变色,说明里面还有微生物存活,灭菌效果不佳,失败。如果不变色,也就是微生物不生长,不消耗培养基,不产生乳酸,指示剂不变色。
  • DCS (2015-5-03 17:45:24)

    洁净厂房内空气和表面的微生物和水里面的微生物有哪些不一样
    各自的灭菌方法有哪些要求
  • shenkunjie (2015-5-03 17:46:01)

    QUOTE:

    原帖由 生物迷 于 2015-5-3 17:4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那要看你是哪一种指示剂
    举例来说:
    如果你是用于检测灭菌效果的,那么里面就是一些菌种,生长的话会消耗里面的营养成分,排乳酸,导致培养基PH变化,从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这种指示剂和菌种的管理类似,经过灭菌之后,放 ...
    几十分钟就会消耗掉足够变色的营养成分?
  • 生物迷 (2015-5-03 17:49:41)

    QUOTE:

    原帖由 DCS 于 2015-5-3 17:4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洁净厂房内空气和表面的微生物和水里面的微生物有哪些不一样
    各自的灭菌方法有哪些要求
    你这个问题可以开贴讨论
    我个人的浅薄理解
    空气微生物,一般就是所谓的检测浮游菌吧。微生物传播很多靠尘埃粒子,毕竟它们太小,自己跑跑不了多远……所以我的理解表面微生物和空气中的主要浮游菌应该差不多,水里的微生物和它们比起来会有一定的特殊性,毕竟大环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厌氧菌……
    灭菌的方法,也就法规上的那几种,每种都是适用范围和利弊。
    建议你开个帖,或者我帮你开个帖,召集人讨论解答。
  • qqq111 (2015-5-03 17:53:21)


    细胞消化胰酶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用在生物反应器的浓度是一样的吗?
  • dior (2015-5-03 17:55:32)

    有部分生物指示剂是连同装载车放进灭菌柜里,结束以后检查,做为是否达到灭菌要求的一个参数参考,这些里面是什么?
  • fox_79 (2015-5-03 17:56:04)

    D级环境下,表面微生物有无做的必要
  • vcve (2015-5-03 17:59:24)

    QUOTE:

    原帖由 fox_79 于 2015-5-3 17:56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D级环境下,表面微生物有无做的必要
    有啊 有标准的
  • okhaha (2015-5-03 18:00:32)

    QUOTE:

    原帖由 qqq111 于 2015-5-3 17:53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细胞消化胰酶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用在生物反应器的浓度是一样的吗?
    首先,我个人的理解,当然不是越高越好的。消化胰酶对细胞的损害也是很大的。
    另外,我去帮你开贴讨论。谢谢支持!
    微生物提问帖002
    cuturl('http://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647&fromuid=38958')

    我百度了一下,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因为胰蛋白酶溶液的消化能力是和溶液的pH、温度、胰酶浓度及溶液中是否含有Ca++, Mg++离 子和血清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pH 8.0,  温度37℃其作用能力最强。另外,钙、镁离子及血清均能大大降低其消化能力。我们每次进行传代消化前,一定要用D-Hank's液或PBS液反复冲洗细 胞培养瓶,以便于将含血清的培养基冲洗干净,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消化液的消化能力。本中心通常使用的消化液浓度为:(1)0.05%胰蛋白酶+0.02%EDTA。(2)0.25%胰蛋白酶+0.03%EDTA。(3)0.25%胰蛋白酶。溶液pH8.0~9.0,使用D-Hank's液配制。多数细胞传代消化可使用0.05%胰蛋白酶+0.02%EDTA这种消化液。
  • S6044 (2015-5-03 18:00:50)


    生物指示剂的D值如何检测呀?目前是按照哪个标准检测的?
  • finger (2015-5-03 18:01:23)

    是否需要对地面进行检测(ABCD级)?标准如何制定?
  • JK.jon (2015-5-03 18:01:43)


    请教微生物质粒移植、质粒丢失和质粒消除的问题。  
    (1)不同类型的细菌质粒能否相互移植?一种细菌能否移植几种质粒?  
    (2)如果移植,移方(摘取质粒的一方)遗传基因和抗药特性是否相应消除?而被移植的一方相应获取前方所消除的这些?  
    (3)消除质粒与质粒丢失是不是一会事?(消除质粒是不是人为的除去质粒?质粒丢失是不是在实验室人为不小心弄丢失?)
  • okhaha (2015-5-03 18:02:02)

    QUOTE:

    原帖由 JK.jon 于 2015-5-3 18:0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请教微生物质粒移植、质粒丢失和质粒消除的问题。  
    (1)不同类型的细菌质粒能否相互移植?一种细菌能否移植几种质粒?  
    (2)如果移植,移方(摘取质粒的一方)遗传基因和抗药特性是否相应消除?而被移植的一方相应获取前方所消除的 ...
    我来浅薄回答一下大概
    质粒,DNA片段
    和细胞一起培养,能不能被吞噬进去是看运气的
    所以转染是靠运气的
    吞噬之后,能不能重组到基因之中,重组到哪个位置,也是看运气的
    所以要有所为的筛选步骤、挑克隆步骤
    就算位置对了,表达对了,之后细胞会不会排斥,突变等等,也是看运气的……好吧,有时候看起来转染成功了,但不代表它是稳定表达的,所以细胞株、细菌种子建库都需要做稳定性试验……
    分子层面的知识,本人十分欠缺,中午休息时间帮你开贴讨论,谢谢支持!
  • bs4665 (2015-5-03 18:02:28)


    1.表面微生物验证方法?
    2. 消毒液有效期的验证等微生物实验室的支持验证体系能否详细的讲解一下?
  • dior (2015-5-03 18:02:50)

    生物指示剂
  • dog002 (2015-5-03 18:03:09)

    灭菌后胶塞 西林瓶 内毒素检测标准限度及检测方法
  • okhaha (2015-5-03 18:03:45)

    QUOTE:

    原帖由 dog002 于 2015-5-3 18:03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灭菌后胶塞 西林瓶 内毒素检测标准限度及检测方法
    个问题我回答你吧……
    这些都是内包材,直接接触产品的
    所以灭菌后,这些东西的质量标准要≥产品本身的微生物限度、无菌、内毒素的标准,不然就有可能对产品造成污染。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定内包材灭菌后的质量标准。
  • okhaha (2015-5-03 18:05:44)

    内包材现在有检测标准草案的
    自己灭菌的,可以采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西林瓶等,直接加入培养基培养,或者把灭菌后的小部件浸泡在无菌注射用水里,水溶液进行检测。
  • okhaha (2015-5-03 18:18:39)


    "CP与USP对于微生物的首要区别在于分类原则不同,中国是按照微生物类别进行的分类,美国是按照营养条件进行的分类,"这句话一直不懂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吗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讨论帖】微生物细菌细胞相关问题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