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双酚A毒性研究继续引发争论 话题激烈

2014.3.19

  有关双酚A(BPA)多项研究的新结果让这个是非不断的话题更加火上浇油。

  辛辛那提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研究结果称,男性尿液中存有少量BPA可视为癌症标记物,这是首个声称低剂量BPA可致前列腺癌症的研究。

  在3月初发表的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尿样评估了60名泌尿外科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患者体内的BPA水平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在年龄低于65岁的患者中差异更加明显。

  辛辛那提癌症中心的主任兼首席研究员,也是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教授的Shuk-meiHo表示,人体暴露于BPA很常见,尽管动物研究表明BPA会致前列腺癌,但人类数据很少。

  Ho在新闻稿中说,发现暴露于BPA会增加异常中心体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BPA暴露和前列腺癌之间存在过去未被发现的关系,这揭示了BPA在细胞转化和疾病进展中BPA的潜在作用机制。

  但美国化学理事会称,该研究有漏洞且有误导性,根本没有搞清楚BPA究竟是如何在人体内得到处理的。

  美国化学理事会下属聚碳酸酯/BPA全球中心的StevenHentges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本刊,该报告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作者完全误解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重要分析,该分析解释了单一尿液局部采样的BPA暴露测量。因为BPA在体内被快速分解和排出,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单点检测BPA水平基本上无法提供较早时间的BPA水平相关信息。作者认为,在前列腺癌被确诊后从研究参与者处采集的单一尿样可代表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并发展过程中有暴露,而这一过程可能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这一论调与CDC的分析完全背道而驰,而且该研究未能从上报的统计关联数字中找到因果关系。

  BPA作为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一种原料已经成为了几百项研究的对象,其中一些研究表明BPA有不良的健康影响,而其他一些研究则认为BPA无害。

  实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毒理学计划在辛辛那提研究前数周发布的另一项BPA研究表明,低剂量BPA对小鼠无害。

  实验中的小鼠是在子宫内暴露的,暴露于两倍高BPA剂量的新生小鼠的体重较轻,且伴随异常的雌性生殖发展和荷尔蒙水平,但当小鼠暴露于人体通常暴露的低剂量水平时未出现此类影响。

  研究人员在怀孕后数天将小鼠暴露于BPA,并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始终暴露于BPA。暴露剂量从美国人通常在饮食中暴露BPA的剂量的 70倍到这一数量的数百万倍。科研人员称,即便小鼠暴露剂量比普通美国人摄入量高出7万倍以上,其体重、生殖器官或激素水平也没有变化。研究称,只有当比人类通常暴露量高出数百万倍的剂量时才会出现副作用,比如体重减轻、异常生殖发育或激素水平变化。

  该研究是FDA这项为期两年的计划的一部分,出资方为FD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其目的在于判定BPA的毒性,这对将来制订BPA在食品中应用的法律规定至关重要。与FDA合作的来自多所大学的一群学术界人士将在明年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