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生态环境中心DNA损伤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11.4.11

  图1 独立研制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偏振检测装置

  图2 DNA缠绕-局部解链模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课题组在DNA损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DNA损伤是诱发基因突变、癌症发生和发育畸形的关键因素。由于缺少快速、高通量、广谱的筛选与鉴定手段,数目众多的化学品缺乏DNA损伤的毒性数据。研究人员利用敲除特定抗氧化基因的大肠杆菌增强对DNA损伤的敏感性,发展出一种广谱的细菌传感器,可快速、灵敏地筛选与鉴定过去难以检测的DNA损伤试剂如丙烯醛、卤代苯醌等,显著地拓展了检测范围。该项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nal。 Chem。上(2011, DOI/10。1021/ac200426x)。

  近年来,他们发展了一种新颖的DNA缠绕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修复酶可识别多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损伤的机制,从而在DNA修复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助于发展有效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措施。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期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12849)上。

  在DNA加合物分析方面,他们发展的苯并(a)芘加合物分析新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6。6 × 10-21mol,比经典的32P放射性后标记方法提高了5400倍(Anal。 Chem。, 2009, 81, 10285)。这一方法的发展有望解决长期缺乏测定人体痕量加合物的高灵敏分析技术的难题。另外,研究人员还发展了新颖的DNA甲基化分析(Anal。 Chem。 2009, 81, 7885)、金属调节-核酸电泳分离分析(Anal。 Chem。, 2010, 82, 487)以及荧光粒子计数免疫法(Anal。 Chem。, 2010, 82, 9901)。

  这些前沿性的工作是在他们独立研制的先进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偏振检测装置上开展的。现已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DNA修饰评价体系,预期在环境与健康、癌症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这一系列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项目、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的支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