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注·秸秆综合利用:农民有赚头,秸秆有出路

2010.7.07
banquan19.jpeg

  山东省郯城县成立多家草编工艺品贸易公司,带动上万名农民从事小麦秸秆加工业,年创汇达170万美元,消化掉秸秆200多万公斤。图为6月24日,郯城县马头镇马一村农民用小麦秸秆编织出口海外的工艺品。

  编者的话

  最近,各地不时传来焚烧秸秆造成各种危害的消息。环保部每天发布的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信息上,“黑名单”在不断增加。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是因为出路不畅。这些年我国农村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而农民为了抢农时、省费用、图方便,往往把秸秆在田里一把火烧掉。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广泛宣传焚烧带来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手段去“堵”,另一方面要多从“疏”上想办法,积极为秸秆找出路。

  “堵”不住滚滚烟,“疏”出来朗朗天。江苏省南通市在推广秸秆还田过程中,引导农民算清三笔账,使农民有利可图,踊跃参与,起到了地力增加、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的良好效果。这对发展循环经济,让更多的废物变成资源,会有所启发。        

  又到一年麦收时。6月17日,记者来到江苏南通袁桥镇农民刘先农家的田头,只见10亩麦子收割完毕,隆隆作响的拖拉机拖着秸秆还田机在田里来回奔跑,将秸秆切碎,翻埋入土。

  “淹上水浸泡24小时后,浅水耕翻,秸秆还田作业就基本完成啦!”67岁的刘先农告诉记者,“现在全镇没有人再烧秸秆了,秸秆还田鼓了粮袋子,富了钱袋子,又肥了地力,哪还舍得烧啊!”    

  南通的农民们,为何能改变一烧了之的习惯,热衷于机械化秸秆还田?他们是如何计算秸秆还田这笔账的呢?南通市又是用什么办法,让广大农民有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呢?

  秸秆一烧了之危害多,“堵”不是办法,“疏”才有出路    

  “如果秸秆没有出路,焚烧公害就会屡禁不止!”南通市农机化推广中心主任缪明对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危害深有感触,“农民的生活方式变了,过去十分宝贵的庄稼秸秆似乎成了‘鸡肋’,对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少。为赶农时、图方便,农民对秸秆干脆一烧了之。” 

  这种情况,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很普遍。每到夏熟秋收,田间焚烧秸秆“村村点火,狼烟四起”。尽管各地“围追堵截”,但秸秆焚烧仍是顽疾。年年都有那么几天,一些城市会被带有明显焦糊味的灰霾笼罩。

  环境部门监测表明,秸秆焚烧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严重地段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是全年均值的7倍以上,二氧化碳浓度是全年均值的9倍以上。缪明告诉记者,这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使能见度急剧下降,造成交通问题,如果机场周围出现焚烧,那可能会造成飞机停飞。

  据有关部门测算,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4000万吨,利用率约61%。其利用途径主要为“五料”,即肥料、燃料、饲料、基料及工业原料。其余39%左右被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者在田间直接焚烧。这样直接焚烧对土壤有好处吗?如皋市土肥站工程师苏建平说,秸秆焚烧后,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造成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和活性的降低。

  “如果按一亩麦秸秆还田来换算,它相当于有15公斤的碳铵、3公斤的过氧化钙和7.5公斤的硫酸钾,因此它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是有很大帮助的。”苏建平认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把秸秆还回到农田里,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南通市农机局副局长冯亚军分析说,造成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最核心的问题是,在没有给秸秆找到更多出路的情况下,农民最终只能选择将秸秆付之一炬。

  “堵”不是办法,“疏”才有出路。

  如皋市农机局局长谢跃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7年以来,如皋市县乡两级财政共投入4000多万元,让农民在秸秆机械化还田中实实在在得实惠。

  农民愿意秸秆还田,算的是成本账、增收账、生态账

  南通农民如今热衷于秸秆还田,是因为他们算清了3笔账,怎么算,都是“还”比“烧”好。

  先算“成本账”,省工省力投入少。刘先农看到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邻居越来越多,也加入了“还田大军”。刘大爷心里有本账:秸秆还田机作业省去了机器耙耕费每亩40元,省去将秸秆从田里运出的费用;每亩田少施40公斤化肥,省了一笔化肥钱。

  记者来到柴湾镇双龙村陈兆月的田头,只见5亩黑黝黝的麦田正在由机手耕翻。陈兆月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已经两年了,如今尝到了甜头:“秸秆还田后,每年少施一次肥,每亩省100元,秸秆是肥田的宝贝,下了地,土壤肥力好多啦。”  

  再算“增收账”,土地增效单产高。刘先农家有10亩地,去年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比没有秸秆还田的农户高40多公斤,加上平时每亩节支的100元,他估算了一下,去年水稻一熟增收约2000元。“加上夏季小麦,每年总共能增收3000元。”刘先农说。  

  还有一笔“生态账”,农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在双龙村,随着政府禁烧秸秆宣传家喻户晓,像陈兆月一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到麦收时节,这里的空气质量明显比以前好。

  “烧秸秆,烧乱了土壤结构,烧掉了有机肥料,烧坏了生态环境。”陈兆月说,现在,夏季的麦秆儿和秋天的稻秆儿,被收割机直接切碎翻入土下,不用捆不用运,土壤不板结了,庄稼长得比施化肥时更有劲。   

  老乡们从过去的怀疑、拒绝,变成了秸秆还田的忠实拥趸。

  政府推广力度将不断加大,不会给农民增加经济负担

  “去年,我购置了一台中型常发800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原价7.3万元,我只花了4.4万元,其余2.9万元由国家、省、市县共同补贴。” 张小进是袁桥镇的一位农机手,今年与秸秆还田农户签约300亩,忙得不可开交,他告诉记者,“今年农民们需要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面积,比上年翻了一番。”

  柴湾农机站站长蒋宝炎介绍,农机站目前共有中型拖拉机32台,并配套小型秸秆还田机180台,赶上了去年市里大面积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今年还田签约面积大幅增加,本镇秸秆还田率将达到90%以上。

  谢跃进告诉记者:“市财政继续给予新增50―60马力拖拉机每台补贴8000元;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每台补贴1000元;新增与全喂式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每台补贴200元。同时,还对使用还田机械进行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每年每亩20元的补贴。这样,秸秆还田不会给农民增加经济负担。”

  如皋市全年产生秸秆70万吨左右,推广秸秆还田以前,80%秸秆被焚烧。人们也不相信秸秆还田有什么作用。2002年,如皋“老农科所”40亩没人要的荒地给了农机站,从此农机站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的秸秆还田。到了2007年,40亩荒地已成良田,人们开始对秸秆还田刮目相看:70万吨秸秆,利用量达66.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

  “田头培训,包教包会”。今年以来,如皋共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班33期,培训农民和农机手26000人次,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65%。

  南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推进秸秆还田投入较大,但可以一举多得,对保护环境、补充土壤养分等好处很多。今年全市已落实秸秆还田机械6500台,还田面积86万亩,推进了示范项目建设。今后政府推广力度还将不断加大。          


  目标:2015年秸秆利用率超80%(背景链接)

  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近7亿吨,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但是,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