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08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探访记”

2008.7.19

  移动实验室“送检上门”

  “我处发现可疑食品,请求现场检测!”一个电话打到监控中心,中心立即展开了特别行动——小型保障车开道,引导着一辆12米长的金龙大客车飞驰向求援单位。半小时后,保障车先期到达,并用车载快速检测装置进行样本筛查;很快,存疑样本被送上大客车;两小时后,车里传出检测结果:四环素超标……

  这是今年6月在北京顺义区举行的一次模拟演练,这辆大客车,就是监控中心自主研制的秘密武器——我国首台奥运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

  打开车门,各类检测仪器一应俱全。此外,实验室还具有负压保护功能,配备了电动支腿,可缓冲减震——减少因人员走动、仪器震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这是固定实验室功能的延伸,检验精度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实验员肖辉介绍说,这个移动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全,而且能快速灵活转移,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五大平台打造“科技脑”

  没有大型检测仪器,只有一排排电脑;没有身穿无菌衣的实验员,只有紧盯屏幕的人们……在监控中心,几间看似寻常的办公室却承担着不寻常的任务。每天,工作人员紧密监控着90家国内外食品安全网站,定期形成食品安全形势分析,并每两周出版一期《食品安全动态参阅》,为形成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中心已构建起了五个技术平台:

  • 信息监测平台提供海量信息;
  • 突发事件处理平台提供应急技术支持;
  • 风险评估预警平台开发适合北京市情的预警体系;
  • 应用转化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等二十余家科研单位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
  • 而专为服务奥运设立的技术平台,则承揽了“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

       高速运转的五大平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脑”,为食品检测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