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奶粉里到底能有多少“奶”?

2008.9.14

三鹿事件背后的思考(一)

在三鹿公开承认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网迅速采访了相关的一些专家和企业,从分析测试的行业视角、从各方解读专业人士对该事件背后的思考。

专家人士对该事件的最一致的一个看法是:一定是人为故意添加的,因为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是不允许被添加到食品中的。与此相关的事件不是第一次,2007年,我国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事件,所有宠物的症状都是肾脏出血。今天,宝宝们同样都是肾脏出了问题,其中的元凶是同一个——三聚氰胺。

2007年的美国人,今天的中国人,一定都很奇怪,为什么把这么一个化工原料添加到奶粉里?

我们买到的任何市场上的产品,都在执行产品的检验标准,符合检验标准要求的才能上市。对于乳粉(奶粉)这种补充蛋白质的营养物,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当然是蛋白质含量。比如,国家标准规定,宝宝前六个月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I的蛋白质含量,必须不低于奶粉总重的18%。但我们注意到,这次发生“污染”的奶粉都是最低价的18元一袋的奶粉。三鹿这个大品牌的低价策略的确对它占据广大的农村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为什么三鹿就能把价格打得这么低?价格低到如此地步,蛋白质含量还能过得了检验标准关么?这次,就拜赐了三聚氰胺的“威力”。

 

骗过检验方法

原来,我国测定包括乳制品在内的大部分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执行的是“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它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原子(N)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也就是说,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推算出的蛋白质含量就越高。因此,三聚氰胺被派上大用场了。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H6N6,它的N原子含量,占到分子的66%,而蛋白质中N的平均含量大约为16%,也就是,对于“凯氏定氮法”来说,给出的检验结果会是:添加同样量的三聚氰胺,相当于添加4倍多量的蛋白质。并且,三聚氰胺作为工业原料,本身就比蛋白质原料便宜。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

同时,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感官检验这一关也能过。所以,它就如此“高效、低成本”地骗过了检验方法。

 

企业的社会责任

但我们注意到,“凯氏定氮法”在国际上用了100年,目前不止我国,国际上仍然在执行这个方法。不管国内国外,每个食品企业都知道,在接受标准检验之前,企业有一个基本的操守,食品里是绝不能添加化工原料的。所以,如果没有人非法添加,“凯氏定氮法”本身是成本低、易于普及、久经考验的一种国际通行方法。

很多很多专家都谈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注意到,在某些论坛里的说法:“三鹿事发前,CCAV下了大功夫给这个企业打气,在2007年9月2日,CCA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 ——《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CCAV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尽调查,展示了中国婴幼儿奶粉标杆企业——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 严谨的过程管理。从CCAV的这则报道之中,我体会到CCAV的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三鹿现在说是自己收购的牛奶被“污染”了,我们采访到的专家表示也不大可能。比如,以水混合三聚氰胺,冒充牛奶,用1991年就发布的《牛乳冰点下降方法》可以很容易测出来,乳制品企业一般都有冰点仪。因为谁都知道,采购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环。况且,前文也提到,18元一袋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允许添加植物蛋白粉的,这个成本较低的植物蛋白,和牛乳中的动物蛋白,应用“凯氏定氮法”的反应也没有区别,三鹿牌低价的婴幼儿乳粉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的牛奶,都是一个问题。

企业要追求效益不错,但要有一个道德的底限,这个道德的底限是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企业具有社会责任不是对新闻媒体作秀,而是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内心里都要不断地追问自己:“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发生在我的宝宝身上,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