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测定——双缩脲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蛋白质的测定——双缩脲法
关键词:标准物质  食品检测  农兽药残留  环境监测
1.原理
  当脲(尿素)被小心地加热至150~160℃时,可由两个分子间脱去一个氨分子而生成二缩脲(也叫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硫酸铜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一CO一NH一),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呈现此反应而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据此可用吸收光度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
  双缩脲法灵敏度较低,但操作简单快速,是生物化学领域中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也可用于豆类、油料、米谷等作物种子及肉类等样品测定。
2.主要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
②离心机(4 000 r/min)。
3.试剂
①10mol·L-1氢氯化钾。
②碱性硫酸铜溶液:将lO mL10 mol·L-1氢氧化钾和20 mL 25%酒石酸钾钠溶液加到930 mL蒸馏水中,剧烈搅拌,同时慢慢加人40 mL4%硫酸铜溶液。
配制试剂加入硫酸铜溶液时,必须剧烈搅拌,否则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③四氯化碳。
4.操作步骤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以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出蛋白质含量的样品作为标准蛋白质样。按蛋白质含量40 mg、50 mg、60 mg、70 mg、80 mg、90 mg、100 mg、110 mg分别称取混合均匀的标准蛋白质样于8支50 mL纳氏比色管中,然后各加入1 mL四氯化碳,再用碱性硫酸铜溶液准确稀释至50 mL,振摇10 min,静置1 h,取上层清液离心5 min,取离心分离后的透明液于比色皿中。在560nm波长下以蒸馏水作参比液,调节仪器零点并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②样品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适量(即使蛋白质含量在40~110 mg)于50 mL纳氏比色管中,加1 mL四氯化碳,按上述步骤显色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其吸光度A。根据测得的A值在标准曲线上可查得蛋白质质量(mg),进而由此求得蛋白质含量。
5.计算
X= (c*100)/m
式中:X——样品蛋白质含量,mg·(100 g)-1
    c——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蛋白质质量,mg;
   m——样品质量,g。
6.说明
①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对发色程度的影响不大。
②含脂肪高的样品应预先用乙醚脱脂后再测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蛋白质的测定——双缩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