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此番各方分歧的焦点何在?德班会议,到底我们该期待各方妥协,取得造福后世的成果,还是该继续期待一份聊胜于无的协议?

  尽管斯特恩表现出积极和乐观的态度,不过从美国多方面的表态来看,实际上美国真正希望的是《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无疾而终,并代之以一份新的框架协议。部分岛国和低地国家惟恐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开始站到美国等主张“另起炉灶”的工业化国家的一边。不过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信号。

  欧盟:进一步利用低碳发展战略

  作为《京都议定书》最积极的推动者,欧盟气候变化行动总司顾问费维尔表示:

  费维尔:我们必须利用现有多边框架,需要在坎昆协议中进一步利用低碳发展战略,需要长远的信号与激励,鼓励欧盟国家。

  但随着欧洲经济的不景气,欧盟各国对自己下大力气减排,还要向穷国提供环保援助感到越来越不满和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首脑分会,会上协调了欧盟各国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的立场,即可以认可第二承诺期,但要以“主要经济体的参与”为前提,也就是说,美国、中国、印度“一个也不能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