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创建国家石油检测重点实验室侧记

2013.12.25

  没去过漠河的人,想象不到那里的冬天有多冷。没在漠河首站生活过的人,不会知道在那里建设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多难。而今,黑龙江检验检疫人,在祖国极北的荒芜之地,建成了硬件条件和检测实力一流的国家级石油检测重点实验室。

  源源不断“输血”

  实验室建设之初,遇到了两大难题:一缺设备,二缺人才。

  位于祖国极北的漠河县,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每年招考公务员,报名者寥寥无几。中俄原油管道通油在即,面对这空荡荡的实验室,黑龙江检验检疫局漠河办事处的同志们一筹莫展。

  2010年12月,中俄原油管道通油前夕,黑龙江局局长高建华到漠河调研时强调:“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大局,必须举全局之力给予支持。”

  没有人,抽调。在黑龙江检验检疫系统内抽调了石油、化学方面的优秀人才,开展“百日石油会战”,调集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赴大庆石油学院封闭培训,到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进口石油检验现场跟班学习,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漠河石油首站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知识缺乏问题。为长远发展,黑龙江局党组决定,打破招录常规,在漠河当地招录一批专业对口的年轻人并下大力气培养。经过3年时间,当初招聘来的人已经成为石油检测实验室的骨干力量。

  没有设备,划拨。由于机构、编制没有到位,黑龙江局没有建设石油实验室的专项资金。该局副局长罗公平说:“我们党组的一致意见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把漠河实验室搭建起来,再苦再难,也要保障漠河。”

  2011年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黑龙江局筹建国家石油检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局对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开始提档升级,物资、设备像输血一样源源不断地输往漠河。

  挥汗如雨抗寒

  201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气温零下30摄氏度。从哈尔滨发运过来的设备到达漠河县,需要继续搬运到213公里外的首站实验室。为将设备尽快运到首站,早晨7点多,天还没亮,漠河办事处主任罗学锋就带领大家动手装车。等装卸工赶到时,大多数设备已经装上了车。冬天路滑,仪器设备又怕碰撞,平时4个小时的车程足足走了8个小时。到了首站,其他设备还好办,可是面对900多公斤而且没有抓手的防爆柜时,装卸工说什么也不干了,给多少钱都留不住,转身下了山。罗学锋急了,指着墙上大大的“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战胜高寒、勇于取胜”十六个大字,说:“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小伙子们肩扛手拉,硬是把这光溜溜的“大家伙”弄进了实验室。在严寒中,大家汗如雨下。

  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在兴安首站,距离县城路途遥远,即使是家住本地的职工也不能通勤上下班,每次倒班都要在山上待10天以上。家在外地的同志,甚至好几个月才下一次山。

  目前,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已经形成质量手册1部、程序文件1部、作业指导书54个及相关记录95个,正式运行后相继顺利通过CNAS和CMA认可,成为黑龙江检验检疫系统唯一具有石油产品检测能力的专业检测实验室,国内唯一采用俄罗斯标准进行原油检测的实验室。

  技术引领提升

  经过3年的持续投入,如今的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检测设备已从建立之初的33台套、价值22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多台套、价值600多万元。主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1台套。检测项目也从最初的11项增加到19项,并对外提供权威的、具有认证标志的检测结果报告。

  2011年1月29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管道公司总经理在参观漠河首站石油检测实验室后,用“三个没想到”评价实验室建设工作。一是没想到中方在首站派驻了代表国家的执法部门负责日常检验监管,而俄方的执法部门是每3个月去实验室检查一次;二是没想到在中方首站石油检测实验室看到了合理的规划布局、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技术精湛的检测力量,而俄方实验室在房屋、仪器设备、人员等方面还差得很远;三是没想到检测人员竟然用流利的俄语介绍实验室情况。

  2013年11月27日,漠河石油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质检总局考核组验收。考核组认为:该实验室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检测人员层次结构合理,技术领衔者为系统内专家,建议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加大技术能力的开发,更好地发挥重点实验室技术引领提升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