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相关部门公布玉树地震预测失败原因

2010.5.04

专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玉树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4月14日早晨7点49分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初步判定)。

  这是玉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玉树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有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该地区之前最近发生的地震是在2006年7月18日,震级为5.6级,并伴有多次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称,这次地震的发生标示着我国有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时段。2008年,我国大陆地震比较活跃,全年5级以上地震达99次,是正常活动年份的4~5倍(中国大陆年均20次5级以上地震)。2009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明显低于2008年,仅发生两次6级地震,且2009年8月28日青海海西6.4级地震后,已连续7个多月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

  在此背景下,在地震发生当天,《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他从最近几年我国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地震预测难题等方面,对本次玉树地震的情况作了更深入的解读。

  张晓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玉树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块体――巴颜喀拉块体,且根据最近几年的地震统计,这一块体周边非常活跃。从预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预测。


  与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地块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本次发生在青海省玉树县的地震,7.1级是最终确认的震级吗?会否像汶川地震那样,随后可能做出修改?

  张晓东:是确认过的。这次地震虽然发生在人口比较稀少的青藏高原,但是,地震震中距离玉树县同时也是州政府的所在地比较近,对当地建筑物特别是土木建筑物破坏比较大,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死亡数字是数百人,这个数据还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持续的增加。


  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地区处在比较活跃的地块,为什么监测能力会比较弱呢?按道理,在这一地区的台网建设上应该会优先投入。

  张晓东:最主要是受观测环境所限,在那里做大规模的观测和实时观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包括这一地区在内的我国地震台网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发展。以前,青藏高原这一块地震比较多,但是,这一地区的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相对比较弱。

  地震台网的发展不光是与地震是否频发有关。我们常说防震减灾,地震监测还和减灾有关,某一地区的地震形成灾害,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构造,同时还和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建筑情况都有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且,地震活动不是局部的,地下的运动都是互相有关系的,我们的台网不可能局限在非要监测一个地方,而是要普遍铺开,要监测整体运动的情况。这几年,通过我们台网铺开,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运动,认识比以前要深入多了,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了中国大陆比较活跃块体的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向。通过这些观测,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的环境和地震发生的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会不会对分布于这一地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给出提示或要求?

  张晓东:按国际惯例和经验,要将所有建筑物要变成非常抗震需要非常大的国家实力。所以,一般来讲,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在设计时采取的抗震级别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比较少,采取的抗震标准可能会低一些,有些地区地震活动比较多,采用的抗震级别就高一些。

  《中国经济周刊》:在日本,已经在做地震发生以后的及时预警工作,以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在地震预警方面我国的情况如何?

  张晓东: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比电磁波信号的速度慢,这就使得利用时间差做一些预警成为现实,比如高速铁路,如果地震比较大,有可能导致出轨事件发生,所以,通过这个时间差做一些预警,使高速铁路及时制动。还有就是,及时切断煤气水电。这些方面都是一些实际工作,我国也已经开始做了。(中国经济周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