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南植物园对大叶相思人工林林分改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3.1.29

  中国热带和亚热带的人工林多以外来树种(例如相思、桉树)以及先锋树种(例如松属)树种营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天然林相比,这些人工林仍呈现组成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甚至面临退化的情况。为了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并获得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许多国家正试图将以外来单一树种营造的人工林改造成天然阔叶林和乡土树种混交林。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博士后袁素芬在合作导师任海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及在鹤山站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以鹤山站1996年完成的大叶相思人工林改造试验林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植被特征、土壤和微环境特征以及林下乡土树种的生理生态特征,以探讨间伐和补种乡土树种幼苗对退化地区植被演替和恢复的作用与反应。

  结果表明,间伐处理促进了栽植的乡土树种幼苗的生长和更新,间伐和补种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水分和土壤容重但是增加了总磷和全钾。栽植的乡土树种的更新和生长取决于对光照和土壤的响应。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土树种的建植。间伐后,由于某些栽植的乡土树种生长迅速,而且大多数已经郁闭并且产生较厚的凋落物,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更新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建立,因此,为了人工林的长期健康发展,在今后的森林管理中需要进行定期的适度间伐,为乡土种更新和林下植被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异质性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此外,研究还发现乡土树种的耐阴性是决定其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的最重要的特征。

  该研究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2013,25:79-95)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