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科第二常见疾病,影响着全球约2%的女性和0.2%的男性健康。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甲亢总发病率为3%,其中女性为4.1%,男性为1.6%。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2010年组织的中国十城市甲状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十城市人群的甲亢患病率为3.7%。2013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超过1500万的甲亢患者。面对如此众多的甲亢患者群,如何更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如何更科学、规范地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一直是备受临床医生瞩目的问题。

  抗甲状腺药物的临床应用

  ATD自20世纪40年代引入临床应用以来,给无数甲亢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美等许多国家,ATD通常作为甲亢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仍是甲亢治疗的基石。

  在甲亢治疗药物中,硫脲嘧啶类是我国治疗甲亢常见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治疗甲亢。然而,众多临床研究显示,丙硫氧嘧啶的肝毒性较强,国外研究显示其肝损害发生率为16.3%~27.8%,国内研究显示其肝损害发生率高达51.6%,其中显著性肝损伤为1.3%,甚至可能导致致命性肝损伤和肝衰竭,因而多作为临床二级用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