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LoS生物学》:遗传研究揭示卵生向胎生的变迁

2008.3.19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为何不是从蛋中孵化出来的?瑞士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找到了令哺乳动物通过胎生和哺乳方式繁殖后代的遗传变化基础,并且证实了这些改变是在进化史上逐渐发生的。该研究表明,乳蛋白基因出现于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共同祖先中,而且是在编码卵蛋白的基因消失之前。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上。

482_200803190931531.jpg

图片说明:乳汁和胎盘的出现作为一种替代营养方式,让哺乳动物在进化中不再依赖卵生。
(图片来源:Rasmus Kaessmann)


 地球上总共有三种类型的哺乳动物,分别是最普遍的胎盘动物(人类、狗、猪、虎等)、有袋动物(袋鼠和负鼠等)以及单孔目动物(鸭嘴兽以及某些针鼹鼠)。尽管都是哺乳动物,但这三类物种的繁殖策略是很不同的。胎盘动物有很长的孕期,并通过复杂的胎盘结构为胚胎提供营养,哺乳期相对较短;有袋动物尽管胎盘结构与前者相似,但怀孕期要短得多,随之而来的是很长的扩展期——幼仔开始吃组分能够改变的奶水,从而满足其变化着的营养需求;而单孔目动物是远古卵生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它们通过产带有卵黄的蛋来繁殖后代。尽管单孔目动物的确要用乳汁来喂养幼仔,但这是通过一小块皮肤的分泌完成的,而非典型的乳头。
 
在最新的研究中,瑞士洛桑大学基因组整合研究中心的Henrik Kaessmann等人对这三种哺乳动物的代表物种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典型的卵生动物——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哺乳动物具有相似的遗传区域。这意味着编码酪蛋白(乳汁中的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它们2亿至3.1亿年前的共同祖先中就已经存在,早于胎盘的进化。
 
此外,研究人员还留意了鸡体内三个编码卵黄蛋白原(蛋中的一种蛋白质)的基因,结果发现,在单孔目动物中,仅存一个这样的功能基因,而在另外两种哺乳动物中,所有的三个都成了“伪基因”——它们的DNA区域仍与功能基因十分相似,但包含的少许差别能有效地关闭该基因。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三个基因向伪基因的转变是先后发生的,最晚的一个在距现在大约3000万至7000万年前丧失了功能性。
 
新的研究结论表明,哺乳动物在停止产卵之前就已经可以产奶。实际情况很可能是,随着哺乳能力的出现,物种对卵黄和卵生方式作为后代营养来源的依赖性降低,最终,对胎盘的“认同”让哺乳动物中的绝大多数抛弃了卵生方式。即便是与产卵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异,成为伪基因,也再不会影响到这些动物的健康和适应性。
 
(《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doi:10.1371/journal.pbio.0060063,David Brawand, Henrik Kaessmann)
 
 
更多阅读(英文)
 
《PLoS生物学》论文摘要
 
论文相关述评
 
Henrik Kaessmann个人主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