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李崧: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新常态”下的新思考

2015.10.21

——访北京师范大学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主任李崧

  当前,在国有检测机构整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以及国内检验检测业不断开放的大背景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常态”。是向高校科研提供服务,或是发挥分析测试能力,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如何在大型仪器共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如何保持和发挥人才优势?

  成立于1983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是原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大型理化分析仪器而建立的首批分析测试中心之一,通过学校的专项经费投入,中心建立了以电子能谱、核磁共振、场发射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液质联用、气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红外、紫外、激光拉曼、元素分析、ICP、ICP-MS、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稳态/瞬态/红外荧光光谱、液体闪烁系统、等温滴定量热等一系列大型仪器设备,中心设备总值6900万元。校级公共计算平台同样依托分析测试中心运行,目前拥有每秒5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崧当选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对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所面临的“新常态”,李崧多次在学术会议中提及。为此,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李崧。

143795_201510211559041.jpg

北京师范大学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主任 李崧

  分析测试百科网:在当前检测市场逐步放开,国有检测机构整合的背景下,您认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李崧: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引领作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高校的公共支撑平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以大型仪器的集中规划、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和开放服务为特征,其设备和人员配备均具有优势,加上其天然的第三方地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第一任务在于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这决定了其为社会服务的量必然会受到限制。在当前形势下,一些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采取了各种改革措施以适应形势,但新时期高校在做好与市场对接的同时,更主要任务应该在“质”上下工夫,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擅长解决的“疑难杂症”上下工夫,把要做的工作“做强、做精、做全”,在研究新功能、新方法的同时,更多地建立起行业的“新标准、新方法”,当好“金字塔的塔尖”。高校也应当重视行业人才的培养,利用自身优势,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同时,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也应在服务突发事件方面更加迅捷有效。

  分析测试百科网:您如何理解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新常态”?

  李崧:新常态的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新”,也就是区别于以前;第二个方面是“常态”,也就是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我认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新常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新,国家的政策影响着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70号文的落实,推进了高校仪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步伐,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为基础的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是其中的关键,而检验检测机构新准则的颁布和落实,也势必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第二是仪器新,近年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大多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通用型仪器发展的同时,很多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和学校学科相结合,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领域和优势,但如何与更迅猛发展的学科前沿及检验检测工作结合,成为新的挑战。第三是人员优,很多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年轻骨干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某些甚至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具备较高的水平和国际视野,在测试中心优良传统得到传承的同时让这些人的积极能动性得到发挥成为近期工作的重点。第四是责任重,外部环境的变化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责任,这决定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倾斜,比如仪器研发、方法研究、标准制订等。总之,在“新常态”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机遇和挑战并存。

  分析测试百科网: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新常态”下,会向哪些方面发展和改变,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崧:我校分析测试中心一直得到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也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常态”下,我们要继续做好“四中心一窗口”的工作,也就是在做好“科学研究支撑服务中心、仪器使用人才培养中心、设备购置咨询论证中心、交叉科学孵化培育中心”的基础上,成为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研发对接的重要窗口。

  在科学研究支撑方面,采用专管共享、有偿使用的管理模式,辅以国际通用的规范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建立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同时,我校分析测试中心还和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签署协议,实现了跨校共享。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建设了多学科的创新实验平台和实操人员的培训平台,同时也是社会性的科普基地。与研究生院、教务处和相关院系共同积极推进相关仪器实验课程的同时,中心还针对本中心的相关设备,开展常态化的培训活动,形成仪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在大型仪器的规划和论证方面,与相关职能部处配合,围绕学科发展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采取专家论证的方式对大型仪器建设方案进行研讨,从源头把关。同时,学校成立“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对仪器进行分类管理。以质谱类设备为例,学校建立“质谱中心”,进行仪器设备购置的全面设计和整体谋划,使设备的购置更具层次,在节约资金的同时,满足更多的需求,更通过同类仪器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培训,提升人员整体水平,促进能力提升。同时还协助学校建立工程实验系列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及风险防范机制。

  在交叉科学培育方面,利用我中心本身优势,根植和服务多个学科,促进学科间交流和互补,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关注学科前沿,支撑相关学科的发展,培育学校发展的未来增长点。这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已有一个学校的交叉科学重点项目在培育之中。

  同时,中心还承担“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运行工作,成为我校服务北京的重要窗口。

  分析测试百科网:对于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您有哪些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做了哪些工作?

  李崧:前面已经说过一些我们的做法,包括正在建设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我个人认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人和制度是关键。因为既然要共享,设备必然已经是先期具备的条件,那么怎么让设备得到更好的共享,首先又要有能让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以及保证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制度。当前的政策形势下,高校的人员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我经常说高校的很多优势其实是双刃剑,比如高校的设备以高端设备为主,这是优势,但反过来说,设备昂贵则造成设备运行的成本高;高校重视创新,不断有新方法、新技术出台,但以兴趣驱动为主要动力的高校人员,却对重复性的工作不够重视;这也包括我先前提到的,虽然人员水平普遍较高,但大多非专职人员,对社会提供服务的时间受到限制。因此,怎样利用好人员,政策层面的考量非常重要,不仅要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还要保证这种积极性能够持久,这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这更多还需要政策来进行规范和保障,简单说,设备靠人员支撑,人员需政策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的政策不少,包括测试基金、维修基金、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办法、基地管理办法等保障制度,也有大型仪器设备中心、工程实验系列人员聘任等激励政策,相对比较全面。我校是最早聘任教授级高工和教授级实验室的高校之一,工程实验系列技术人员作为独立的系列,由学校集中评聘;学校设立大型仪器设备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性平台,实现分散放置、集中管理、统一考核、共同提升的发展目标,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撑。

  分析测试百科网: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人才培养,您是怎么看的?

  李崧: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人才培养,在现阶段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人才培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当前大家都在关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能力的问题,另一个是对高校工程实验系列技术人员,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教辅和科辅人员的发展和提升。我认为前者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而对后者的重视却往往停留在嘴上说说的程度。以前有句老话形容分析测试中心的高水平实验人员,叫“难培养,易流失”。难培养,是指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易流失是指这样的人员稀缺,也指这些人相对地位和待遇较低。目前情况应该有一定的改善,但还远远不够。我个人认为,后一半问题需要政策层面的提升,前一半问题,却可以通过发掘自身潜力来解决。近期我们在做一些尝试,包括培训工作的信息化、实验流程的标准化。当然,还需要通过一些激励政策,对相关人员进行引导,还是那句话:设备发挥作用,人员是关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

  分析测试百科网:您当选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新一届理事长。您希望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群体有哪些新进展、新突破?

  李崧: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在冯建跃和梁齐两位前任理事长和以及理事会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目前还谈不上新进展和新突破,主要是保持当前的良好局面。近期主要做的比较重要的事情是高端研修班的举办、仪器方法通则的修订和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给予了我们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也表示感谢。如果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群体比作一棵树,我们要做的事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根,包括规章制度修订和协会的注册;2、直茎,包括各分部会议品牌化、信息化建设和理事会分工;3、疏叶,包括新会员吸纳、地区联盟的建设;4、护花,包括分析测试中心模式研究与论文发表、样板建设;5、传粉,包括亮点宣传、展会论坛、研究会网站的建设;6、育果,包括年报、标准修订、资源库建设;7、培芽,进行新主任的培训工作。把根扎实,有厚积,自然易薄发。

  附:李崧简介

  教授级高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于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2003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2005年起重建学校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并兼任主任。2014年起任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组建于1983年9月,是原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大型理化分析仪器而建立的首批分析测试中心之一。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大型仪器实验能力的支持与保障”。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通用型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专管共用”,通过在空间、人员和制度上的充分保障,有效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

  通过学校的专项经费投入,中心建立了以电子能谱、核磁共振、场发射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液质联用、气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红外、紫外、激光拉曼、元素分析、ICP、ICP-MS、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稳态/瞬态/红外荧光光谱、液体闪烁系统、等温滴定量热等一系列大型仪器设备,中心设备总值6900万元。校级公共计算平台同样依托分析测试中心运行,目前拥有每秒5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

  中心长期以来坚持发挥“四中心一窗口”的作用,即“科研仪器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人员培训中心、交叉研究中心及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窗口”,成绩斐然。中心拥有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现代化实验室2000多平方米,现有员工30人(其中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7人,8人有海外学习经历),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0人,平均年龄44岁,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中心不仅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分析测试服务,同时也进行着仪器功能开发、改造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展仪器检测方法的交流和培训活动,“质谱论坛”已经举办多届。中心人员曾多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等奖励,也曾多次参与国家标准的撰写与修订,拥有多项ZL。

  中心于1994年首次通过国家计量认证以来,已经成功运行了十多年,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了分析测试中心在管理、应用和服务方面高水平稳定运行。本着“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服务宗旨,2009年起学校依托中心承担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带动全校各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及科技资源全面服务北京及周边地区科技发展及社会需求。

  我中心位于北京市三环路内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内,交通便利。具有优良的环境、齐全的科研设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我中心欢迎有测试需求的客户来我中心进行分析测试和相关的技术咨询。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将为所有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公正的服务。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百科网联合采编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