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少见的风和日丽的冬日,在位于门头沟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简称北京森林站)野外工作区,《科学时报》记者与该站大气监测负责人周庆华一起,采集大气监测数据。

  这里是风口,冬春经常刮大风。“五级、六级风很常见,有时达到九级。”负责人工气象观测的张华才说。11月22日,这里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雪,而市区阳光灿烂。

  在北京森林站,人员来往和工作的高峰期,是每年5至10月。剩下半年里,最大问题是寂寞。离台站驻地几十米外的公路上,运煤大货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但却很难找到一个能搭上半句话的外人。

  “刚到这儿,不太适应,除了山就是树,没啥意思!”4年前,从青岛退休后,张华才、韩宝清夫妇误打误撞来到北京森林站。原以为地点至少是在京城四五环,没想到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张华才通常没有假期。一天3次采集数据,并进行换算和提交报表。一年365天,他都要按固定时间去野外观测点:早8点、中午2点以及晚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