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时评:为PM2.5起中文名缘何引民众反感?

2013.2.28

  面对越来越糟糕的大气污染状况,在最近一两年内,国人已普遍接受了PM2.5这一专业术语,并将之视为每日空气质量的关键指标。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由于到目前为止,出现于媒体和监测中的PM2.5仍是一个字母词,至今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名称,现在有可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细粒子等多种表述,比较混乱。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为PM2.5确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称,已经有人提出了 “烟尘”、“细飘尘”、“微尘”乃至“毒尘”等名称。

  然而针对这一起名行动,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最集中的一点就是,有时间考虑起新名字,不如把时间花在制订PM2.5的治理对策上。调侃者给 PM2.5起了不少好笑的名字,如下午两点半、万物绝命散、夺命颗粒、非典2号……有人还指出,日本环境省已经在昨天出台PM2.5应对暂定指导方针。从日本媒体的报道来看,日本环境省要求各地方在预测PM2.5超过环境基准值2倍的时候,发出室外活动警报。具体来说,日本的PM2.5环境基准值为大气浓度中日平均每立方米35微克(我国目前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也就是一旦超过70微克,日本各地方就要向市民发出警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室内换气保持最小限度。同时,幼儿园、养老院等机构应根据情况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孩子和老人加以防护和监控。从这些表述来看,日本相关机构并没有特意给PM2.5起一个日文名称。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这一份大气环境污染应对暂定指导方针,居然是在中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后,引起了日本民众的不安,从而促使环境省迅速出台应对方案,日本各地政府也采购设备、加强PM2.5的监测。实际上日本的平均PM2.5浓度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让生活在频频爆表空气中的中国人看来,日本的PM2.5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PM2.5的应对方针,在整个空气质量监测中把PM2.5作为一个指标。从上海地区的实践来看,PM2.5对空气质量影响很大,绝大多数空气差或较差的日子都是受PM2.5拖累。有没有必要专门针对PM2.5设置预测警报,可以由专业人士来研究判断。就像一些业内相关人士所称,“给PM2.5取中文名与根除它是不同人群的两项不同任务。前者是为了维护汉语言的纯洁以及更好地开展相关科研。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不能说它是没有价值的工作。 ”支持者认为,PM2.5有一个中文名有利于普及知识和方便科研,但也不能否认在PM2.5已广为知晓的情况下,生造一个中文名字也可能会混淆大众认知。就像强行屏蔽NBA,硬是要叫美国职业篮球联盟一样,难以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关注人们对这一本属于见仁见智性质事物的普遍潜在反感,人们反对的难道真的是起一个中文名字吗?难道不是对PM2.5治理的现状感到不满吗?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